1董卓

董卓

姓名:董卓(仲颖)

生卒年:?-192年

籍贯:陇西临洮人(凉州)

势力:凉州集团

亲属:义子:吕布


1.民风彪悍 


董卓出生自凉州,据记载,凉州地区:


今西(凉)边鄙,土地瘠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后汉书·陈龟传》

 

谚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虞诩传》

 

凉州地区长期与“羌胡”作战,人民的战斗力强悍。所以,对于凉州地区的人,其他地区往往将其认定为蛮夷,或者华夷混杂的情景。与之相应的标签即野蛮,彪悍,也就是战斗力高强,董卓本人即是典型。但同时,其他地区因为自为华夏对其产生了鄙视,认为其野蛮。

比如下面的例子:

妻知不免,乃立骂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后汉书·列女传》

 

 

2.战斗力高强

(董)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董卓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以健侠知名。——《后汉书·董卓传》

 

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地方,所以董卓自身也是身体彪悍,战斗力高强,而且同时他与周围的人结交,在当地有一定的名声。


 

3.六郡良家子

(约166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后汉书·董卓传》

166年左右,董卓当选了羽林郎的职位,原因是他属于六郡良家子。

六郡指的是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凉州),上郡、西河(并州)。

 

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汉书·地理志》

 

上面这段文字说明,凉州并州的六郡民风彪悍,常有名将出身,董卓正是凭此,成为了张奂的军司马,逐渐开始参与东汉政府军事行动。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父惇,为汉阳太守。——《后汉书·张奂传》

张奂是敦煌人(凉州),父亲为汉阳(凉州)太守,很有可能对董卓在凉州的名气有所了解。

 

 

4.大将之才

永康元年(167)春,东羌、先零五六千骑寇关中,围投诩,掠云阳。夏,复攻没两营,杀千余人。冬,羌岸尾、摩鳖等胁同种复钞三辅。(张)奂遣司马尹端、董卓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三州清定。——《后汉书·张奂传》

 

(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李贤注:'‘为功者虽己,共有者乃士。”)——《后汉书·张奂传》


董卓将战争胜利后的赏赐分与士兵,说明其除了自身彪悍,也有作为大将应有的风度和才能。

后来董卓多次参与对阵黄巾军与羌族的战争,但是地点已经转为并州。并因为战败而降职。

 

(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

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拜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击张角于下麴阳,军败,抵罪。——《后汉书·董卓传》

 

 

5.皇甫嵩

184年,凉州叛乱,东汉政府派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军前往镇压。董卓就在同时被任为中郎将,作为皇甫嵩的副手,因而得以再次回到凉州。

185年,董卓与张温继续平定边章,韩遂的叛乱。


拜(董)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张)温。……(张)温参军事孙坚说(周)慎曰……——《后汉书·董卓传》

他在这次战争中认识了周慎,以及他手下极其富有军事才能的参军事孙坚。关于这两点,将在后面的篇章详细说明。


这里先要说下皇甫嵩的情况。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名将,凉州安定郡人。名气非常大,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本朝失败,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皇甫嵩)与董卓耳。——《后汉书·皇甫嵩传》

这段话皇甫郦对其叔皇甫嵩说的。说明这时董卓的地位已经和名将皇甫嵩相等,被人们视为可以安定这个战乱时代的杰出人物。


(中平)五年(188),(王国)围陈仓,(董)卓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击破之。——《后汉书·皇甫嵩传》

初,(董)卓为前将军,(皇甫)嵩为左将军,俱征边章、韩遂,争雄。——《后汉书·皇甫嵩传》注引《献帝春秋》

这时候的董卓已经可以和皇甫嵩齐名。两者已经开始有矛盾存在。

 

 

6.拥兵自重

六年(189),征(董)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

及灵帝寝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后汉书·董卓传》

(中平六年,征召董卓为少府,不肯就任,上书说:“我所带的湟中归附部落以及秦胡兵都来对我说:‘粮饷不齐,朝廷颁发的东西也都断绝,老婆孩子挨饿受冻。’扶着我的车子,使我不能上路。羌胡人狼心狗肺,臣不能禁止,只好斗胆违背旨意顺应他们进行安抚。有别的情况再上奏。”朝廷不能管辖,对他很是担心。

等到灵帝得病,用玺印诏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兵交给皇甫嵩。董卓又上书说:”臣既无深谋远虑,又无壮举,承皇上错爱,使我掌管兵马十年。士卒大小关系亲近日久,留恋我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愿意为臣尽力。请求把他们带州,效力于边疆。”于是驻兵河东,以观察形势变化。)

 

189年2月左右,朝廷已经开始顾虑董卓拥兵自重,企图将其调离凉州,但是遭到其拒绝。后来东汉政府要求董卓把军队交于皇甫嵩,但是董卓立即表明这支军队只听命与他个人,不可能交于皇甫嵩。于是屯兵河东郡(司州,也称司隶,东汉政府所在地),以观其变。


(董)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后汉书·皇甫嵩传》

这是皇甫郦对皇甫嵩的建议,皇甫嵩最终没有采纳郦的建议,也许是畏惧董卓的武装力量,



7.华夷混杂

董卓所掌握的这支凉州军队,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华夷混杂”,即军队中应该汉族与非汉族的士兵同时存在。

(董卓)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秦胡兵皆诣臣曰……——《后汉书·董卓传

这段文字中,“湟中义从”指的是湟中地区的“月氏胡”,其在中平元年的凉州叛乱中遭到了董卓与皇甫嵩的镇压,董卓军队中的“湟中义从”,其中一部部分应该即是这次战争中的降人或俘虏。


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日‘义从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后汉书·西羌传》


至于“秦胡兵”,“秦”是指凉州的汉族士兵,”胡”则是指非汉族士兵。

这一点,在蔡琰(文姬)的作品中有所提到。

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悲愤诗》(《后汉书·列女传》)

 

 

8.凉州集团

另一个方面,董卓手下的军队,绝大多数将领都为凉州人氏,由此,他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凉州集团。

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后汉书·王允传》

著名者李傕(北地)、郭汜(张掖)、张济(武威)、樊稠(不详,但是与韩遂同州,韩遂为凉州金城人)、胡轸(不确定郡,但肯定为凉州),皆为凉州人氏。只有徐荣为辽东(幽州)人,他在董卓死后,胡轸与李傕的交战中战死,但是胡轸却投降李傕,说明他可能被胡轸、李傕排除在凉州军事集团之外。

(王允)乃遣(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李傕)于新丰,(徐)荣战死,(胡)轸以众降。——《后汉书·董卓传》



9. 董卓进京

董卓带领凉州集团兵屯河东的时候,东汉政府内部有三种势力。

[if !supportLists]1. [endif]名士

代表:弘农杨氏,汝南袁氏

[if !supportLists]2. [endif]宦官

代表:十常侍

张让等人挟持皇帝与何太后,控制着东汉政权,

[if !supportLists]3. [endif]外戚

代表:何进

何进是汉灵帝皇后(何太后)的哥哥。他得到了名士的支持,策划消灭宦官。

(何进)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后汉书·何进传》

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都为之出谋划策。


189年4月,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而何太后不肯下诏,在袁绍的策划下,何进召唤手握重兵的董卓与丁原进京逼宫。

(何)进以(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为河南尹,乃召武猛都尉丁原、并州刺史董卓,将兵向京师,以胁太后。——《后汉纪》卷二五

最终何进为宦官所杀,随即宦官被袁绍消灭。



10.解决其他势力

这时候,东汉政府的命运掌握在董卓为首的凉州集团与丁原为首的并州集团手中。如何对付丁原这个强敌?这是董卓在京师洛阳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灵帝崩,(丁)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何)进败,董卓诱(吕)布杀原,而并其兵。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吕)布自卫。——《后汉书·吕布传》


董卓是如何引诱吕布杀害丁原,从而吞并了并州集团,史书上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考虑到董卓曾在并州作战,又担任过并州刺史,吕布是五原郡(并州)九原人,两人之间可能不但认识而且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否则吕布来自敌方营垒,而且属于丁原亲信,董卓为能将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付给吕布。


同时,何进手中的军队也已经归了董卓所有,他成为具有条件控制东汉政府的唯一权力人物。

何进及弟(何)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董)卓。——《后汉书·董卓传》

 

这时候,董卓手下已经拥有了凉州并州以及何进的武装力量。

且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董卓)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三国志·魏志·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


这里也提到,董卓的军队中,的确是“华夷混杂”的局面。

 

 

11.安抚名士


对于名士,董卓采取了安抚的政策,对于党锢之祸中那些受害名士都得以提升。

(董)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铁鑕,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

(董)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

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为司空,闻(蔡)邕名高,辟之,……三日之间,周历三台。——《后汉书·蔡琶传》(三天之内,升官3级)

这是和当时蔡邕(蔡文姬的父亲)著名的“三日之内,周历三台”的故事。以至于董卓死后,蔡邕还为之叹息


而对于董卓自身的亲信,并未给予很大官职。

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汉书·董卓传》

 

对于董卓这种安抚名士的行为,则很有可能出自其亲信之人周毖。这一点在后面将有说明。

 

 

12.反抗势力

董卓企图拉拢名士,但是,对来自凉州边鄙“习于夷风”的董卓,一部分名士仍然是反对的。与董卓公开决裂或潜逃出奔的,就有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面支持董卓,却暗自反对的人。


时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为(董)卓所信待,(伍)琼等阴为(袁)绍。——《后汉书·袁绍传》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董)卓信之,而阴为绍。——《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这里后汉书与三国志记载有所不同,问题就在于周毖/珌是否也暗地支持袁绍,反对董卓。如果仅据《三国志》,支持袁绍的是三人——周毖、伍琼、何颙,但《后汉书》所述为董卓“所信待”的是周毖、伍琼,周毖名列伍琼之前,而“阴为(袁)绍”的则是“琼等”,将周毖排除在外,即是说,伍琼等人的谋划,周毖未曾与闻。


对于周毖的考察:

周毖,《后汉书·董卓传》作“周珌”,注引《英雄记》作“周毖”。《三国志》《魏志》的《董卓传》、《蜀志》的《许靖传》,以及《后汉纪》卷二一,皆与《英雄记》同。

《英雄记》中,周毖是武威人,《许靖传》和《后汉书·董卓传》作汉阳人,不论武威还是汉阳郡,都属于凉州,周毖与董卓是同乡。


另外

周珌,豫州刺史(周)慎之子也。——《后汉书·献帝纪》注引《东观汉记》

周毖是周慎的儿子,而周慎则是董卓在凉州对边章、韩遂作战时的同僚(见上文)。所以,周毖有可能与董卓早就相识,并且有可能为之出谋划策。所以,对于上文的矛盾,后汉书的记载可能更为正确。对于“阴为(袁)绍”的伍琼与何颙,后面在讲到袁绍的时候会再次说明。



13.残暴荒淫

董卓挟天子而令诸侯,基本上控制了东汉政权。虽然其优待名士,但是对于民生的态度极差。关于董卓的残暴很多文献都有所记载,这里仅仅摘取两段。

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

 

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后汉书·董卓传》

 

除此之外,董卓试图决定皇帝废立,再加上其出身边境,终不得名士之支持。

190年,在袁绍号召下,关东成立了反董联盟,虽然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打击,但却没有动摇他的统治。董卓失败的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于军队内部矛盾的激化。

 

 

14.凉并矛盾

并州集团被凉州集团吞并之后,是不会完全甘心的,而凉州军则是以胜利者自居,没有将并州军放在眼里,甚至对并州的吕布也不例外。

 

(董)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胡)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吕)布等恶之,宣言相警云贼至,军众大乱奔走。——《后汉书·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


胡轸是在凉州军中享有崇高声望。上述事件中,胡轸为“大督”,位置在担任“骑督”的吕布之上,属于全军统帅。


吕布和胡轸的“不相能”,即有并州和凉州军之间的突出矛盾,尤其是胡轸对并州军的敌视。


胡轸说的“要当斩一青绶”,据《后汉书·吕布传》,这时吕布的职位是中郎将,《续汉书·百官志》说中郎将是二千石的官,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干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因此,胡轸所说的“青绶”即指吕布。

这种公开宣言,必然激起吕布和并州军的仇恨,从而导致全军不战自溃。这是并、凉两支军事力量矛盾和敌视的典型事例。


即使是董卓与吕布之间,也有着相互的矛盾

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则骂,以刀剑击之,不中而后止。——《太平御览》卷五五引《典略》

(吕布)尝小失(董)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后汉书·吕布传》


这里吕布董卓的奴婢私通,这名奴婢就是貂蝉的原型。


 

15.王允连环计

最后,凉州与并州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被王允激化。

司徒王允以(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王允是太原郡(并州)祁县人,与吕布同州

王允利用了这种同乡关系,对吕布极力拉拢,目的很明显,在于假吕布之手以除掉董卓。并、凉两支军事力量的矛盾终于激化,王允等人实现了他们的政治图谋,乘凉州军大部在关东讨伐袁绍等之际,192年,吕布刺杀了董卓。

这段历史,则被《三国演义》改编为家喻户晓的“连环计”。


(李)傕、(郭)汜以王允、吕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军者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之。——《后汉书·董卓传》

(吕)布自杀(董)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这些资料其实也表明的是凉州与并州之间深刻的矛盾。

虽然李傕、郭汜等人继续掌握凉州军,并再度控制东汉政府;但这仅是昙花一现,凉州军事集团最后四分五裂以致瓦解,董卓控制东汉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业也完全失败。

至此,这位在广义三国时代抛头露面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与他身后的凉州集团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42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2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91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00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70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7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5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22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4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6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62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8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章联盟反董 第一节反董联盟成立 董卓高兴得太早了,正在他一厢情愿地陶醉在天下初平的美梦里时,袁绍在关东兴兵发难...
    十八砖学士阅读 499评论 0 0
  • 在各种影视作品中,董卓总是以腆胸迭肚、颐指气使、官架子十足的姿态出现。窃以为旧版《三国演义》中的董卓虽然眼睛瞪起来...
    养猫的蜗牛阅读 1,365评论 0 1
  • 董卓是个反面人物,也是个很牛逼的人物。 《后汉书》写董卓进京,所带兵马不过三千,每隔四五日便在夜里偷偷将部队拉出城...
    龙镇HD阅读 331评论 0 1
  • 瓜州广至城与东汉名臣盖勋 瓜州县文联 张掌印 盖勋 盖勋,字元固,生年140年,卒于191年,凉州敦煌郡广至县...
    张掌印_cbf1阅读 929评论 0 0
  • 暗沉的天色,寒冷的大风。 一件红色棉袄在水泥地上打滚。 绝望的哭泣在寒天孤独地呼啸着, 仿佛天空被一不见经传的鸟划...
    简表心意阅读 3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