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脑、平板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洪水猛兽还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4月25日晚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给我们带来了精彩分享《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后,我想大家都有答案了。
刚开始听课的十分钟青椒小伙伴们和我一样有点懵,因为听不懂,老师讲得有点深。再往后等我们慢慢听出了一点门道,巨大的压力、危机感扑面而来,几乎能让人喘不过气来。好在余教授在后面的分享中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下面是我整理的听课中的精彩内容以及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征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和数据以指数形式在迅速增长。知识与数据成为核心资源,数据(信息)逐渐代替原有的稀缺资源,成为现代组织、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信息与知识的膨胀,会使得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需要人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生存。
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塑造了媒体,媒体也在塑造者人类。知识作为认知工具扩展了感觉频谱的人(内脑、外脑合一的人)。
古代剑客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时下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人机合一”。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素养。跟外界链接的点越多,线越多,强度越大,你的能力就越强。
我相信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遇到过学生带手机进教室的情况,如何对待学生带到学校的手机,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有砸手机的,有没收的,有代为保管的,有通知家长的……处理办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始终我们也没有找到一个让学校、家长和孩子都满意的很好的处理办法。我们一直在思索,一直在斗争,一直在探索。听完余教授的课,我明白了,对待手机问题,堵根本不是解决办法,疏才是根本的出路。就像大禹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堵是堵不住的,只有疏导。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手机变成一个学习工具,变成一个联系世界的通道。
二、信息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生存
法国著名学者雅克埃吕尔就认为,生活在技术社会中的人首先要适应技术,他不仅要适应技术的硬性规则,而上且要适应技术社会人无法逃避技术,因为人生活在技术环境中,人从获得意识开始就发现技术“已经在此”。
对于生活在技术环境中的人来说,不是关于技术物体的独立的主体,他处在技术系统中,他自身被技术因素所改变。
生于新世纪的儿童,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使用电脑、利用快捷的网络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在适应信息环境的过程中自然地适应技术及其规则。在这种适应过程中,人获得了一种技术化的思维方式,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决定学生未来生活中基本的行为方式,决定未来的发展,决定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现在的孩子是人机结合的新人类: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取代原来以个人为主的体系;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信息处理的工具,人脑通过经验积累与形象思维,擅长不精确的、定性的把握,而计算机则以极快的速度,擅长准确的、定量的计算,两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互相结合,既能达到集智慧之大成,又由于通过反馈的作用,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从而增强人的智慧。
现代人的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现代社会的知识爆炸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能力的鸿沟越来越大,人要很好的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人类的认知世界、驾驭世界的认知方式会越来越多的依赖人与智能设备的分布认知、协同思维。认知是构建教育大厦的基础,人的认知方式的裂变,必然导致教育的革新。
三、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沉迷游戏、聊天;黄色等不良信息;进入陌生交际圈……这些都是大家对手机的担忧,甚至有人说手机是现代鸦片。所以就想各种办法不让学生带手机。但隔离不是办法、也不可能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替代品,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把手机变成学习工具,让学生从手机中找到有成就,发现新的乐趣。
作为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数字原住民”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就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喜欢的是快节奏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方式。他们依靠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交往以及专业交流。他们擅长快速、并发的处理信息。他们反感传统的接受式的讲课模式。双师课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互联网时代要让学生学习目前还不存在的知识,使用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未来技术,解决现在看来还不是问题的问题。
寒假中我还为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担忧呢!后来我门约定一起努力,我用手机学习写简书,他用手机学英语,背单词。他已经坚持了52天了,我也已经有了133096字的成绩。这就是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四、年青一代急需掌握全球化经济时代新技能
必须教给学生的三种技能:海量处理信息的能力;全球交流的能力;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自我导向学习。
我们必须掌握新的学习工具,因为我们无法逃避信息时代。
余教授还告诉我们未来学习方式的转型:首先是转变获取知识的方式。由关注“双基”到关注“四基、四能”,“四基”是知识、技能、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话题。
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这句话振聋发聩。
五、未来学习方式的转型
历史在证明:20年前,人们惊呼电视会毁掉下一代;10年前,人们惊呼计算机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不懂如何教育“下一代”的“上一代”!
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被彻底打破。任何学习者都可以凭借网络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互动交流机会。这一事实促使我们对于教育者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新的思考。
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
未来的学习是泛在的:技术无处不在,学习也无处不在。未来学习跨越时间和地点的学习,能够满足学习者“时时学、处处学”的诉求。
未来的学习是个性化的:精准诊断、智能推荐。
未来的学习是情境化的、虚实融合的。比如感知清净的移动探究学习。
未来的学习是社会化的、跨越组织边界的。
未来学习是链接性的:以知识为中心,构建社会认知网络,连接就是学习。
六、未来教师怎么办
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能够存活,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才能生存下去。知识性的教学将会被互联网所替代,教师业务重心将发生转移。
土左旗的赵静老师,是青椒中有名的黑姐,因为她善于使用黑科技。她也跟我们分享过很多黑科技。她站在了时代的潮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突破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与学的方式,用“创新型学习”取代“维持型学习”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未来知识。
现在大家可以正确看待学生带手机问题了吧!手机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现在起,鼓励孩子拿起手机,让孩子像过去使用笔和本一样,熟练的使用手机、电脑和平板,进行学习。
我会使用传图识字,能把图片上的字复制下来,所以我整理笔记就方便快捷。我会使用扫描全能王,能把证书和奖牌照的非常完美。我会使用FOCUSKY,能做出非常炫的课件……大家有没有觉的,一旦一种技术为我所用,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对便利。那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
未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让技术协助我们教学。技术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素养,只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敏锐的眼光,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我们就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要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我们的学生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