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许老师,我今天头疼得厉害,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麻烦您给我妈打个电话。” 王馨迪一脸沮丧地说。
“才开学一周,你最近的学习状态也不错,怎么又突然间头疼了呢?” 许老师疑惑地问道。
“我每天一进教室就头晕,老师一讲课我就想睡觉,徐老师,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
许老师摇了摇头,实在拗不过她,只好给她妈打电话,试了几次,一直没人接电话。
馨迪失望地离开了办公室,她心里在怨恨妈妈狠心不接她回家。
她头疼欲裂根本没法上课,于是回到宿舍躺下,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一年时间,曾经出类拔萃的她,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01.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妈妈们嘴边常挂着一句话“你看XX家的孩子” ,当然这一句也是自己家孩子最不愿意听的。
有一类孩子是天生的学霸,家长根本不用操心,不用管,这样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要强、自律、向上,优秀到完美。
上高中前的馨迪就是这样的孩子,是让周围人羡慕不已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毕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钢琴、小提琴、游泳、花样滑冰,样样出色, 各种获奖证书堆满了书柜的一层。
用完美来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老师和同学都把她当做神一样的存在。初三毕业,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
馨迪的父母都是高知。在当年微信刚刚普及的时候,她妈妈就敏锐地察觉到微信公众号会大有前途。
于是她开始写公众号“温馨的启迪”,介绍关于育儿小常识、亲子阅读、学习方法等等。优秀的馨迪就是最好的广告,引来了很多人关注。做了两三年之后,她的公众号就火了并开始盈利。妈妈和馨迪都成了众人无比羡慕的榜样。
毫无疑问,所有的人都预料馨迪会一番风顺地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
高一开学的时候,馨迪不巧得了重感冒,不得已请了两周病假,等到她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宿舍里的同学都已经有彼此的朋友,她从第一天上学就感觉到被冷落了,怎么大家对她不像初中时候那么热情了? 她的心里一下子感觉被泼了凉水。
馨迪就读的这所重点高中聚集了全市的尖子生,正所谓“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馨迪在这里已经算不上是尖子生了。
在课堂上,馨迪的风头也被抢了,好多同学反应的速度快得惊人,还没等她想出来答案,人家已经答完了。馨迪很快感觉自己跌落神坛,严重的挫败感一天天袭来。
习惯了众星捧月,馨迪对她现在的处境很不适应,甚至她觉得大家都在故意冷落她。她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开始心事重重,心不在焉,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第一次单元测试她竟然考了班级倒数第三。
再加上她本身性格要强、敏感,同学一句无心的笑话,她都会思量半天,最后恶性循环,患了神经性头痛,动不动就得请假回家。
就这样,渐渐地,馨迪陷入了庸人自扰的茧,把自己的心灵死死地束缚起来。
妈妈为此也痛苦不堪,她觉得很惭愧,自己还成天在公众号上给别人灌输培养孩子秘诀呢,自己家的孩子竟然厌学了,她在懊悔自己到底到底做错了什么?她也想过很多办法开导她,带她出去旅行散心,瑜伽冥想打坐,甚至去咨询了心理医生,这些都不见效。
02.
“许老师,快去宿舍看看吧,王馨迪把东西扔了一地,正在大哭呢。” 王一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她担心馨迪出什么事儿。
许老师听后,急忙跟着王一洋快步赶到宿舍。
“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妈妈肯定是在忙,所以没接电话,你怎么发这么大脾气?”
馨迪只是抽泣,不说话。
许老师又试着给她妈妈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馨迪爸爸疲惫的声音:“许老师,您有事吗?馨迪妈妈病了,正在重症监护抢救,暂时不要告诉孩子了,怕她分心。”
“哦, 没什么事儿,我只是想和她妈妈聊聊孩子的学习。你先忙,打扰了啊!”
许老师把本来要说的话吞了回去,挂了电话,她在思量怎么办。 许老师想,馨迪作为女儿,已经十六岁了,应该是有担当的年纪了,最后决定告诉馨迪实情。
回到宿舍,许老师对馨迪说:“孩子,你先别哭了,你妈妈生病了,现在在医院,我带你去看她吧。”
馨迪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呆了,她喃喃地说:“我妈妈怎么会生病呢?”
许老师在征得馨迪爸爸的同意之后,便直接带着她赶往了医院。
在路上,馨迪想起来暑假有几次看到妈妈莫名其妙地就吐血了,妈妈怕被她看到,偷偷跑到卫生间去处理。 虽然那时候她和妈妈关系紧张, 但看到妈妈吐血,她还是很担心。
她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你怎么了?”
妈妈回她:“我没事儿,最近上火了,牙龈出血。”
后来馨迪看到妈妈脸色苍白,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她想也许女强人妈妈太累了。她也自知自己的厌学让妈妈饱受打击。
当许老师带着她走到ICU病区的时候,她腿都软了,怎么也迈不动步子,她知道ICU意味着什么,因为奶奶就是在这里去世的。
许老师安慰了他们几句就离开了。
这个消息对馨迪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低着头,一言不发。爸爸抱着她那微颤的身体说:“姑娘啊,你妈昨天晚上突然大口吐血,急诊医生检查后,确诊是脾脏破裂了,幸亏送得及时。没事的,你不要担心,妈妈会好起来的。”
“我想见妈妈!” 馨迪哭着说。
“孩子,ICU不能随便进去的,我们就坐在外面守着妈妈好吗?”
馨迪起身,想从窗帘的缝隙看一眼妈妈,爸爸告诉她妈妈就在三号床位,可是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到。
那一夜,他们父女二人隔着ICU的墙就守在她妈妈的床边,一夜无眠。
“姑娘,你能说说你为什么突然间就变成这样了?你妈为了你不知道背地里哭了多少次,整夜整夜地失眠。”
馨迪说:“爸爸,对不起,我错了。” 说完后,已经是泣不成声,再也说不下去了。
03.
第二天,终于到了探视时间,医生嘱咐说:“病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是情绪不能激动,再观察一天就可以转到普通内科病房了。”
爸爸进去探视了,懂事的馨迪怕妈妈看见她伤心就在外面等着。
突然,从走廊的东边传来嚎啕大哭声,一个中年女人追着蒙着白布的病床跑,馨迪知道那是有人病逝了。
ICU病房外面,护士正在对一位老人说:“你们的医药费不够了,只剩下六百,你们要赶快筹钱啊,要不这个病房就没法住下去了。 ”
满脸沧桑的老父亲,啪地一声给护士跪下了:“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儿子,我儿媳妇已经在村里卖房子了,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救活他。”
从老人和护士的交谈中,馨迪了解到他们来自农村,儿子遭遇严重车祸,已经昏迷一周了,这一周他们已经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一共十几万。
站在一边的馨迪,看着这位老人,泪如雨下。
在ICU外面等待妈妈的几天里,馨迪亲眼目睹了人间的悲剧,生与死的悲剧,这些她以前在书里才能读到的情节就在眼前发生着。
那一瞬间,她突然长大了,这世上除了生与死,什么都不重要,自己那点小小的挫折又算什么?
馨迪受伤的心灵仿佛又受到了重重的一击,而这一击把她惊醒了,尝过了心如刀绞的感觉之后,她的头再也不痛了。
三天之后,妈妈终于转到了普通病房,馨迪守在她身边悉心照顾,她看着妈妈两鬓新长出来的白发,默默地流泪。
“孩子,你回学校去吧,这里有你爸爸就行,我怕耽误你学习。” 妈妈对她说。
“妈,以前是我不懂事,让你为我操碎了心,以后不会了,你看我这不是在温习功课吗?” 馨迪拿起放在身边的数学书给妈妈看。
“老妈,你要相信女儿的实力,考个全班中等一点都不费力,只要使使劲儿,前十一定属于我。” 馨迪自信满满地说。
妈妈望着女儿那张朝气蓬勃的脸,开心地笑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一直作茧自缚的馨迪,终于要破茧成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