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朋友转发的朋友圈,名为“20幅人性最深处的“限制级”插画”,其中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插画师阿尔·玛格朗(Al Margen)创作的一系列插画,推荐大家可以到原链接上看看,张张都非常犀利。
这里老土选一张最有感触的评论两句。
当老土看了上面的插画的时候,真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仿佛自己曾经就看到过类似的场景。“批量生产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命题,老土也相信任何人(任何教师)在直面自己的良心的时候,一定会对这种做法不齿,但“个性化指导学生”谈何容易。首先,这对导师的精力有极高的要求,定制化的“成本”总是远远高于套路化的成本的;其次,这对导师的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当然导师不可能什么都会,于是对导师的“方法论”方面的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不能给“个性化”的学生具体的指导,至少要给他们以“方向”,哪怕是“寻求方向的方向”)。
前面两点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这里“难点”在于:如果将精力都放在学生指导上,那么放在让自己“有尊严的生存”方面的精力必然不足。如果这两点真的有冲突,老土觉得选择没有那么困难:“一定是优先让自己有尊严”;而“方法论”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但请注意,如果“有尊严的生存”的诉求无法达成,更多的人应该会优先选择提升自己挣钱的能力,而不是相对“玄虚”的方法论能力。
今天老土不想触及关于高校学生培养,高校教师成长这些相当沉重的大命题,只是在这里感叹一下,算是在自己心中Mark一下自己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