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红花籽油,保护心脏
护心鸡蛋羹:
很多心脏病患者不敢多吃鸡蛋,因为鸡蛋黄的胆固醇高。鸡蛋羹加入了红花籽油,能够降脂、降低胆固醇含量。
具体做法:
将鸡蛋打散,加入牛奶,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均匀;
在水烧开后上锅蒸制7~8分钟,起锅后加入适量红花籽油即可。
鸡蛋+当归,改善血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搭配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而鸡蛋又能补充营养,利于增强体质。
【药材】当归15克、香附10克、鸡蛋2个。
【做法】首先把当归、香附、带壳的鸡蛋洗干净,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待鸡蛋熟了后取出,药汤继续小火煮10分钟,再将剥壳的鸡蛋放入煮好的药汤中即可食用。
血瘀较重的人,可以将汤汁一起喝掉,一个月吃两次;血瘀较轻的人一个月吃一次即可,这对改善血瘀状态十分有效。如果有痛经症状的朋友,可以在月经前吃上一个,对预防痛经、月经不调都有好处。
而且一些轻度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患者,也可以吃上一个,坚持下来就能缓解疼痛。
【专家提醒】有出血症状的患者谨慎使用。
鸡蛋+五味子,养肝血
平时若有头晕耳鸣、两眼发干、视物不清、手足心发热、两胁隐痛等肝血不足的症状,推荐这款“延寿蛋”。
【组成】五味子10克、鸡蛋适量。
五味子“五味入五脏”,对人体各脏腑功能有补益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五味子还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有助于保护肝脏。
【做法】五味子提前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把鸡蛋放入泡五味子的水中一起煮,鸡蛋煮熟后敲出裂纹,再煮10分钟,放凉即可。每天早上吃一个。
!医生提醒,鸡蛋还有这些用途!
鸡蛋除了对血管有好处,还有这些用途:
(1)益母草+鸡蛋——缓解痛经
益母草也是女性的良药,对于有痛经或是更年期的女性,益母草煮鸡蛋要经常吃,可以缓解痛经。
(2)韭菜+鸡蛋——缓解便秘
据中医记载,韭菜具有治疗便秘的作用,而韭菜含有纤维素,韭菜和鸡蛋一起炒,可以缓解便秘。
(3)醋+鸡蛋——声音沙哑
醋性温、味酸苦,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解毒杀虫之功效。在冬日,人们经常煮醋,来消灭空气中的病菌。用醋煮鸡蛋,对血虚、阴虚引起的嗓子沙哑尤为有效。
(4)绿豆+鸡蛋——口腔溃疡
绿豆味甘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绿豆内还含丰富的核黄素(维生素 B2)。鸡蛋甘而微寒,功具滋阴润燥,除火热口疮。两药相配,甘能缓火气,寒能清火热,是治疗口腔溃疡的良药。
吃鸡蛋,要注意下面2点
摄入量有要求
鸡蛋有益,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周食用3~6个鸡蛋更有利于健康。
研究纳入了60952名成年人,结果显示:每周吃鸡蛋3~6个的受试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降低了,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升高,此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低。
蛋黄不要丢
很多人都知道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就只吃蛋白。其实并不推荐。
因为蛋黄就像是鸡蛋的核心,其集中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微量的维生素C;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则都比较丰富。
因此,除了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建议吃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