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一一御碑亭

仙人洞园门入口处向前大约二百米,有座御碑亭,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人所建。亭内有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他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

整座亭子内外厚重,四面都是石壁,三面有门,亭子正门外有两幅对联,外联:“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四壁云山九江棹,四亭烟雨万壑松”。

相传,御碑亭所在地,就是白鹿升仙台,周颠仙人在此乘白鹿升仙而去。

周颠出生在江西建昌,少时聪颖,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没成想十四五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落了个疯疯颠颠的毛病,被人们称为周颠。

后来他到外流浪,总唱“太平歌”。当时在元朝残酷的统治下,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周颠一路追随朱元璋到了南京,整天嚷嚷着要见朱元璋,每次见了,总是说“告太平”,让人摸不着头脑。

几次三番,朱元璋恼了,打也不行,用火烧也没用,就把他放锅里煮,他在锅里继续唱“太平歌”,唱着唱着竟然睡着了。

从此以后,朱元璋知道周颠非凡人,开始重视他。后来在周颠的帮助下,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攻克了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当周颠准备离开南京云游时,朱元璋问以后到哪里去找他,周颠说到庐山锦绣谷。后来朱元璋派人去找,听说他已在此升仙,于是就建御碑亭以怀念周颠。

你看,庐山的一石一亭都在诉说着传奇故事,越游览越觉得庐山值得尊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