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灯会元》一书中曾记载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话大家都非常熟悉,它描述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世事的增多,对待事物的看法会经历这三重不同境界。而走在 「内在之旅」上的我们,目前看到的世界是哪一个境界呢?
刚开始我认为有个外在的世俗世界,以及内在的心灵世界。而就是因为在外在的世俗世界裡,遭遇到了许多人与事上的困惑与困难,在寻求各种已知的途径,如管理学、心理学、甚至医学等等都无法找到安心之道,于是转向内在的心灵世界探询,也参加禅坐、瑜珈、静心......,各种心理治疗团体或心灵成长工作坊。这时外在的世俗世界,和内在的心灵世界是冲突的,是完全分开且对立的。常常会兴起脱离世俗去出家,或感叹人如果能活在心灵世界多麽美好啊!只可惜无法摆脱生活的拖累,无法不在现实的世俗世界裡打拼,只遗憾没能出生在富贵家庭,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不然这生命将是多麽的美好啊!
1993年我和一群朋友去印度寻找安心之道,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去听大师的演讲,那是一个巨大的蚊帐(印度的蚊子又多又大又凶狠),最多时可挤进三四千人。进入之前每个人都必须把鞋子放在入口处的鞋架上,数十个比人还高的鞋架,必须要记得是放在哪一个,不然散场时有人花一二十分钟忙着找鞋子是常有的事。
有一天我朋友在听完大师的开示,散场后找不到刚放在鞋架裡的一双既漂亮又名贵的新鞋,她花了快一个钟头,翻遍了每一个鞋架,问过所有能问的人,都没有任何的线索,很显然是「被偷走了」。因为那是一双与众不同的限量版,款式和颜色都很特别与显目,不可能有人穿错。她不禁埋怨起来,在这最有灵性的地方,每个人都是来求道的修行者,怎麽会有小偷呢?这地方实在是太可怕,太龌龊了,不配作为一个灵性的道场。
朋友们有的耐心解释,有的细心安抚,希望能够减轻她的愤怒与失望。我倒是在一旁大笑着说:「太好了!这事件让我们明白,没有甚麽灵性与世俗的差别,外在的世俗世界裡有精进的求道者,内在的心灵世界中的修行道场裡有贪货的小偷。我们只能更加觉知,并做好洽当的因应措施以避免损失,更重要是不管在哪个世界,我们都只是个人,各种人性的阴暗面都还是存在,只是知不知道与愿不愿意去改变而已,没有谁高谁低与成不成长的差别。」我开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
现在我已放下修行精进的念头,也不管什麽内在外在;世俗或是心灵,对我而言两者都一样。内在是外在的凝聚,外在是内在的彰显;世俗是心灵的展现,而心灵是世俗的精炼。我所做的、所看到的、所经验的,既是心灵的也是世俗的,同时既不是心灵的也不是世俗的,他们既是分开的,也是合在一起的。山水依旧只是山水,我只是明白了,为了与人沟通的方便,有世俗与心灵之分,有内在和外在之别而已。实则二者一致,你看是山我就把它看成山,你说是水我就把它说是水。我只有一个如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既分开又合一的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