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之娇女温青青,妩媚动人情自生,敏感聪慧得人意!
还记得小编看《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说:“女人这两个字,非常尊贵非常清净,比之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字号还要尊贵无比的呢。”而金庸先生的笔下的第二部小说《碧血剑》就小编而言与其有着同样的感觉,小编当初看《碧血剑》的时候,常常觉得此书在扑朔迷离间荡着一股子《红楼梦》的味道。
为何小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一切还得从书中女主角温青青说起。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十二层》中讲道:凡从“青”的字,都表最精华的涵义。如此说来,于温青青而言,光是她的名字,便占了这般好处。小编默默念着青青的名字,便感觉一阵清香袭来。温青青这个女人,除了平时醋点比较大,常常耍小性儿,多愁善感,胆却不失率真可爱,娇媚可人。
她的身世、她的脾性,宛然便是林妹妹的模样。小编认为与金书其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相比,青青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些,突出的便是她的猜疑善妒,这一点可能不招读者喜欢。然而青青却是最贴近当代社会的女孩子,我常常觉得她就像是校园里男生身边的女朋友,她调皮可爱,偶尔耍耍小脾气,会吵吵小架,但却绝不会产生仇恨的心理。虽然她身上有着诸般的不足,却是个最有血有肉的可人儿,她和她的感情一样真实而真诚,她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温青青出场时,最是令袁承志摸不着头脑,觉得她有礼时温若处子,凶狠时狠如虎狼,不知到底是什么性子。随着袁承志步入石梁温家,青青的身世亦逐渐揭开。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孩子,且她的父亲夏雪宜又是温家的死对头,她的身份微妙而尴尬。她需要生存,需要保障母女俩人的生活,她若不坚强、若不凶狠,可能早就死了几遭了吧。而作为私生女,她也自然容易生成自卑、自怜、敏感、刻薄的性格。
书中有一段情节最是令小编心疼青青,当她的母亲讲述金蛇郎君(即她的父亲)的故事时,青青担心袁承志由此瞧不起她,于是“悄悄的看了袁承志一眼,看他有没有轻视的意思,但见他端正的坐着,细心倾听,这样心里才慰藉,缓缓的呼了口气。”由于身份形成的敏感和自卑,所以在后面的情节中,青青会因安小慧、焦宛儿、阿九而吃醋。如看到袁承志和阿九公主在一起时,青青因一时激愤而留书出走,说的便是这番话:“既有金枝玉叶,何必要我寻常百姓?”这与黛玉又是何其相似!
黛玉因湘云而与宝玉怄气时,也说了一句“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这种敏感的性格也真是如出一辙。虽然书中对青青的才情着墨不多,我们却也能从只言片语中略窥一二。山幽花寂寂,水秀草青青。她在后山种着大片的玫瑰,她的闺房充满着书香富贵气息,几乎与黛玉的房间并无二致,如书中所写:“袁承志眼睛一亮,先是嗅到一阵阵迷人的香气,看见房屋里点了一根蜡烛,亮光下满屋生辉,床上的纱子光亮,白色绸缎上绣着一只黄色的凤凰,墙壁上挂着一幅好看仕女图。
床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雕花砚台,几件玉石玩物,笔筒中插放了各种各样的六七只笔,西边的一张凳子上摆放着一盆蓝花,架子上有只小鹦鹉,满室春光,就连披椅上也绣上了花。袁承志出自深山里,何曾见过这种富贵景象,不自觉的呆住了。”观其居所知其人,若非青青被迫要做那强盗的勾当,当真也是个养在深闺时时调弄鹦鹉的娇小姐呢。
我若疼你是真心也,就不叫也是好。小编觉得袁承志对她好,她对袁承志的感情亦是十分坦诚,她看到了袁承志的好,便再不理会旁人,只一心一意地对他好。她为袁承志吹奏曲子,她也喜欢和袁承志谈论书本上的事。三言两语间,她便知道袁承志对诗词全不在行,只研究过兵法以及史书。
等到探明了他喜欢的东西后,便谈起淝水之战以及官渡之战之类史事来。是不是觉得,青青也是如此的善解人意呢。大明衰亡,义军溃败,清军入关已是不可回逆之势,袁承志纵有满腔热血,亦是无处抛洒,心灰意冷间带着一行人远赴海外,于是青青也便随了他去。是的,天涯海角,她都会随着他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