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语高手都是“二语习得”(以下简称“习得”)英语,而不是“学得”英语。
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孩子英语学习有两条路:一条是“学得”(learning)—— 即传统的外语学习之路,另一条是“习得”(acquisition)—— 通过大量接触和运用,自然掌握一门语言。根据我近10年的观察来看,所有英语能力接近或达到英语母语者(native speaker)的孩子,他们都是通过自然沉浸的方式“习得”英语,而不是每天背单词背句型背语法做练习学好英语的,无一例外。
那“习得”和“学得”英语究竟有哪些区别呢?最主要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第一、英语输入(input)的强度和频率不同。“习得”英语强调大量的、自然的输入,比如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就每天给孩子看绘本、听儿歌、看简单的动画片,让孩子自然接触英语,通过大量的听力输入培养语感,形成英语表达习惯以及建立英语思维。而“学得”英语的核心是学习语言形式(language form),学教材、背单词、学语法,孩子大部分英语学习时间都在做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化训练,而不是做能够真正培养孩子英语语感和建立英语思维的输入积累。没有量变哪来质变?没有大量的听、读语言输入积累,哪来优秀的说、写语言输出(output)能力?
第二、学习的方式不同。“习得”倾向于隐性学习方式,而“学得”倾向于显性学习方式。隐性学习是无意识的、凭经验自动进行的学习,小孩子习得(强调自然吸收)而来的语言,会储存在大脑的“语言区”;而显性学习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学习,通过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记忆)学得的语言,会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区”。语言只有储存在“语言区”才算是真正的“长”在了人的思想里,永远都不会消失,而储存在“记忆区”的语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语言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我们看过这样的电影,一个人大脑受了重创,不记得自己是谁了,但他依然会正常的说话,这说明他大脑的“记忆区”损坏了,而“语言区”还是好的,这也说明了语言不是依靠记忆的“知识”。
所以,作为家长要认清英语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将“自然习得英语”作为孩子英语学习的最好方式和最终目标。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这里简单的讲几个重点:
第一、在家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沉浸式”学习。之前我在机构里留出一大片区域做了一个library,里面放了几千册绘本、分级读物和经典小说,并有专门的老师进行伴读,就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他们从小爱上阅读。在家也可以留出一个区域作为English Corner,营造学习氛围。
第二、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大量的、自然的输入英语,这点非常重要。孩子在学校学习英语的那点时间远远不够,家长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尽量多接触英语,比如多和孩子说英语,陪孩子阅读,和孩子做英语游戏等。孩子有了一定英语基础后,还要及时送孩子参加after school外教班,让孩子在纯正的英语环境里自然的提升英语能力。
第三、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英语水平,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原版学习资料。 这点也很重要,但对家长来说操作起来也比较难,可能需要平时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或请教专家。英语听说读写4个方面,家长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听、读素材,说和写应该交给专业的机构老师去指导。现在市面上各种听力、阅读教材很多,鱼龙混杂,今后我也会分享如何选择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上几点都是在讲“术”,而英语学习的“道”是什么呢?真正的“道”,是家长要秉持长期主义,给孩子一个自由且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探索和试错,而不是以短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衡量。如果家长的功利心太重,过程就会变形,结果也会背道而驰。其实想想,这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道”,也是家庭教育的“道”,家长要相信相信的力量,要相信孩子可以创造生命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