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
【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感悟】影响圈和关注圈的问题,先影响身边的人,就不用担忧远方的人啦!
【原文】
13.17 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翻译】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有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是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话题。家长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看重孩子成绩的,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固定性思维的人,而注重孩子成长的,孩子多数都变成了成长型思维的人。飞机起飞,铁壶烧水,如果你忍受不了前期的那个过程,结果会如何呢?
再听一遍《指数型组织》
【原文】
13.18 叶公语孔子曰①:“吾党有直躬者②,其父攘(rang)羊,而子证之③。''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语(yù):告诉。
②党:指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
③攘:即偷窃。证:告发。
【翻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有感】当今社会也常有这样的新闻,其父犯法,其子证之。大家都夸这样的孩子正直,人有的时候,就容易从众,于是我也陷入其中,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的社会都是这样的,父子之间都要相互提防,那么要家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家都没有安全感!那么这个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呢?人人思危,这才是很痛苦的事吧!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感悟】
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这个我做得非常不好,在外面像个人似的,回到家里,又一副模样,这样的我,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伪君子呢?以后要在家里多多注意,多多注意自己的日常起居。忽然想起了崔永元说的话:记住,你的麦克风一直开着!提醒自己,日常起居才是你的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