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社区化生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里略想几个可能的案例。
问答调查社区
有一次无意间下载了一款同城交友软件,随便试试,发现系统有一些婚恋方面的问答,有关于生活习惯的,有价值观的,当然也有性方面的,问题很丰富,答案也很实际。很自然就回答起来,因为大部分不用特别思考。答题结束后,系统自动判定你与对方的匹配度是多少。一般说来,分值越高,意味着你和TA越有可能走到一起。
由此想到,把这块问答调查单独做成App,分门别类放置N多问题,让喜欢的用户来回答,或出问题集给其他人,最终通过答题结果,寻找匹配的用户群,形成网络社区,乃至通过O2O形成线下社区,可能是一种模式。
实际上,很多App都有兴趣小组、活动联盟之类的群体,目标都是为了吸引用户、发展社区。
徒步聊天社区
很多人有徒步或散步的习惯,徒步的时候嘴巴和脑袋还是可以同步活动的,因此,如果提供一种一边记录徒步,一边提供聊天的工具,是不是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要呢?
各类论坛或App有N多的聊天或讨论社区,但是语音聊天的相对较少。且这里的语音不是“唱吧”那样的卡拉OK,也不是“啪啪”那样的语音照片,就是一种语音聊天,你可以参与讨论,也可以默默的旁听,不同于单向的广播,也不同于名家的脱口秀或闭门聊天,如“罗辑思维”或“东吴相对论”。
基于兴趣或活动的细分,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讨论区,加入进去旁听,或一开始就受邀成为主要发言人之一,有点类似电话会议系统,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自由交流,甚至辩论,与徒步同步进行,怕是别有一番风味。
网页分享社区
类似“有道云笔记”的笔记软件可以对网页进行剪辑,收藏到自己的笔记中,收藏之后可以分享;也有专门做网页图片收藏的。是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直接分享网页URL的社区呢?
系统自动提取URL网页正文内容,并加以分析、分类、标签处理,让这些内容自动排列组合,形成万千标签集合。再动态展现给社区用户,各取所需。根据用户阅读、点赞、评论乃至再分享的情况,后台系统紧密跟踪,实时计算,动态调整社区页面各个URL的显示与否、排名前后等,最终把用户最需要的URL展现在用户面前。
用户推荐发布URL,也查阅别人发布的URL,形成良性互动。后台动态计算和调整,类似“今日头条”的动态新闻。通过URL把社区的用户连接起来,为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