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壮壮妈告诉我,她现在可重视孩子的阅读了,还分门别类地给孩子挑选了各色书籍。
她说,出了名的伟人哪一个不是与书相伴的,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被一个小故事打动,被一幅小画吸引,调皮的孩子不再捣蛋,生气的孩子开始平静,胆小的孩子也获得了自信,鲁莽的孩子认识了错误。
坦白讲,其实书籍在孩童的世界里,本身就是一位无声胜有声的老师,不需要干巴巴的言语说教,自由故事传达人心;不需要太多的言辞责骂,自有道理入木三分。
枫叶妈妈说,孩子因病在家休养了一个月,在这期间,她给孩子买了一些儿童读物,本想着借此让孩子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竟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孩子竟然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完了6本书。再次重返课堂,就连老师都夸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而且看待问题也有了清晰的思路。
这一点,都还是蛮认同的,读书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及思维视角的拓展性。俞敏洪也曾说过,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一个从小在书香的世界里长大的孩子,从心性到外在,无一不被浓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感染着,孩子看得多了,懂得多了,做事情的时候便会三思而后行,待人的时候便会以德为上。
前段时间《疯狂动物城》上映的时候,我并未着急带5岁半的小侄子浩浩去电影院观影,而是先去购买了本影片的书籍。刚一带回家,浩浩先是被这群可爱至极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而后他便急切地问我,小兔子和狐狸可以做朋友吗?因为封面是狐尼克和朱迪的贴背合影。随后,他便往后翻,为什么牛可以做市长呢?为什么不是狮子呢?狮子不是森林之王么?我想,如果之前先带他去影院观影,他大概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画面的冲击感会让这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渐渐隐没于心底,甚至影片看完了,他只会说:“真好玩!”
先让孩子去了解故事,了解每一个人物的背景,然后再带着故事去看故事。别总觉得孩子还小,其实在孩子的内心还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衡量标准的。
就像我问浩浩,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称得上朋友,他说:“书上说,愿意给自己玩的人、愿意同自己分享的人、不欺负自己的人就是朋友!”我接着问:“你会以同样的标准去对待你的朋友吗?”他笑笑地点了点头。
显然,在孩子的世界里,虽然单纯、天真,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无所知。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所看、所闻,无一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尤其是生活在书的世界里,他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