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在一个教室里面,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课间时间,发现坐在我身后的同学课桌边放着一把吉他,忍不住想弹弹,就借过来,开始弹以前弹过的曲子,谁知,弦音似乎全不准,弹得很难听。我忍不住慨叹:唉,全忘了!
我有过三把吉他。
第一把其实是别人的,上大学那年,妈妈工作的旅馆里,有位客人临走时,把有点毛病的吉他留下,说不想要了,谁想玩就拿去玩吧!
那年寒假回家,看到那把吉他,我立刻被吸引住了。开学时,妈妈看我喜欢,就让我带走。从此,我的大学生活,多了一样东西――音乐。
没有音乐基础,我只能从熟悉的歌曲开始学,记得第一首歌是《红河谷》。吉他带去时,没人调音,音准不行的,我自己根据熟悉歌曲的旋律慢慢调。现在想想,居然没把弦调断,也算一个奇迹了!
吉他主要的毛病是中间弓起来了,有点变形,弦离面板很高,弹起来特别费劲。
还有,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可以探讨,又看不懂和弦谱子,因此导致至始至终只会弹单弦(以后也依然只会单弦)。也怪我消息闭塞,后来,得知中文系一位好友也在学,便去找她玩。她当场弹了一首,指法很熟,她说她参加了学校一个吉他班,有同学教的,那期已经结束,如果有下期就告诉我,后来听说没办起来。
即便如此,我的学习热情依然很高。对照一本简易的教材,一个音一个音找位置,每个周末有空时就痴迷地弹。至今仍记得学《喀秋莎》时,是同学小庆在旁边按照记忆,唱一句谱子,我弹一句,觉得对了,赶快记下来。慢慢地,能弹不少熟悉的歌曲,如当时流行的歌曲《小草》、《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昨夜星辰》、《血染的风采》、《西游记》插曲《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插曲《葬花吟》等。付出的代价是手指从出血肿胀、疼痛难忍到磨出厚厚的茧子。
不过,最大的收获,便是慢慢学会识简谱了,简单的歌曲,即使没学过,也能根据谱子慢慢唱出来。还有一个特点,从此学歌,特别关注曲谱。
大学毕业后,那把弦和面板间弓起变形、每次弹起来手指疼的吉他基本完成使命,很少再用了。
工作两年之后那个暑假,我去教育学院进修。学习快结束时,和室友芳周末逛商场,在当时亚细亚商场三楼,发现有许多吉他,久久不愿移步。可惜价格至少都是三四百,有的还八九百元,而我当时的工资才一百元左右,舍不得买。临走时,见到角落里有一把吉他,居然标价只有120元,售货员告诉我,那把吉他有毛病,至于什么毛病她也说不上,但如果买了是不能退货的。我仔细看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蓝色的面板,很漂亮呢!就果断买了。多年后,吉他琴头面板断裂,我才发现,里面有旧的断裂痕迹,大概当时是断裂后用胶粘上,不太明显,所以才降价出售。
这把吉他陪了我很多年,只是有了孩子后,忙忙碌碌很少再弹了。有一次,堂弟来家玩,看见挂在墙上、覆盖一层尘土的吉他,说:“二嫂,吉他你要是不用,我先拿去玩吧?”我答应了,堂弟和我在一个单位工作,他挺喜欢,弹得很棒,有一次还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用这把吉他弹唱歌曲、赢得阵阵掌声呢。吉他陪伴他好几年,直到他买了新的,我才取回。
后来,孩子大了,我偶尔也会弹弹熟悉的歌曲,可惜,有一次调弦时,用力太大,琴头面板断了,我那时才发现里面有旧的断裂痕迹。不过,一把有瑕疵的吉他,伴我那么多年,也知足了。
几年前,突然心血来潮,想弹弹吉他,于是上网搜索,买了一把新的。这把吉他是黄色的面板,音色也不错。可惜,买来没多久,就没有多大兴趣了,重新放进包里,束之高阁,搬新家时也没带过来,至今还放在老屋的柜子上面。
昨晚的梦让我想起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乐器,也许,可以拿出来了……
2020.11.30
( 作者 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