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哪些课外活动可以锻造全方位能力?
哈佛和耶鲁大学招生材料里见过的形容学生素质的词,这样的实力包括:
· 领袖才能(Leadership talent and capabilities)
·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
· 创新能力(Innovation skills)
· 团队协作能力(Teamwork skills)
· 意志力,热情,动力与专注力(Perseverance,passion,motivation and dedication)
所以,基于亲身经历和对周围人的观察,我必须说:锻造综合实力,越早开始越好;即使是高三学生,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
基于我本人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经历,将同学们能参加的课外活动分成以下几类:
学术类
文体特长类
校园类活动
志愿者、公益类、社区服务类活动
创造性的活动
交流、游学类活动
商业/创业类活动
要记住:课内学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永远是第一优先级的事项,绝不可轻易动摇。
02 通过四个维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
4上一章简述了课外活动的各个类型。读过之后,你是否觉得选择困难?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机会,到底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呢?
我将逐一分享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时选择课外活动的遴选标准与原则,并且将它们梳理成了四个问题。
热情,Enthusiasm
问题一:“你对这项活动真的感兴趣吗?”
相关度,Relevance
问题二:“这项活动,和我当下的某一(几)个目标相关吗?有可能帮我去到想去的地方、过上向往的生活吗?”
能力,Aptitude
问题三:“我能胜任这项活动吗?我能在这项活动里不断进步、越做越好吗?”
可行性,Feasibility
问题四:“这项活动真的可行吗?是否有可能受到任何现实因素的羁绊?”
所以,不要着急让孩子追求别人拥有的,先让孩子享受自己拥有的。
03 三大步骤,让你在课外活动中复利成长
参与一项课外活动,并非简单的“在某个时间到某个地方做某件事,而是在活动前做好规划、活动中用心参与、活动后深度复盘的一整套流程。只有用心,才能在活动中最大化个人的进步成长。
1.不图数量,但求质量
2. 提前规划、确定目标
3. 随时复盘、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