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点东西的想法,不可抑制地在脑内涌出。
我是有表达欲的人,只是不知道应该在哪里表达,朋友圈?在熟人面前,写一些东西总有一种把自己袒露的羞赧。写公众号?自认为不是职业创作的人,况且公总号总给我一种变个形式写命题作文的感觉。虽然我也知道,文字在写出来的时候,就会在脑中不自觉地为呈现在大众面前而润色。最返璞归真的东西,是写不出来,是在脑中独属于自己的想法。不加任何的修饰限定。
写点什么,是因为发现自己读的东西,突然脑子里有种感觉,这种东西我也能写出来,我为什么还要看别人给我的毫无意义的输出。现在有所明白,自动接受是一种享受的姿态,就好像躺在那里,别人喂食。只不过现在喂食变成了一堆内容。
说起来,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还挺喜欢看别人的私人微博。现在能发现一个全是私人碎碎念的微博多么难得,你想想,随手一刷,都是各种营销号,内容是你搬我的,我搬你的。明星呢,一旦被瞩目,微博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代言和广告和自拍,好像以前那个什么都想表达的自己已经被封藏了。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怕表达,我们怕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对,因为表达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别人关注自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怕我们写的东西,自我流露的一部分,被别人评价。“写的是鸡毛蒜皮,无病呻吟”之类的话,我们害怕看到,为了保护自己,索性不去表达。我最近一直看一个人的微博,说起来我和她并不认识,但我每天都会看她写了些什么。她算是“小文青”吧,微博上也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不过是最近生活里,自己去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今天丧丧的,但和朋友见了一面又恢复过来之类的内容。但每天看下来,并不觉得无聊,反而觉得很有意思。以至于有段时间她特别丧的时候,说自己不想再发微博时,我有很强的失落感。
看别人的私人微博,有一部分“窥视”的满足感,而另一部分则是共情。作为世界上普普通通的人,我们的生活没有自己曾经设想的那样光鲜,但是你看,大家谁不是在这样生活呢?或者,自己过得很丧气,但是你看别人,也不过是普通人,那种小确幸的生活,你也可以拥有。
想明白这些后,我决定,写一些想写的,正视我普通没有奇幻桥段的生活,我就是这样生活。我就是想写一些私人化的东西,不想做个潜水者。当然我也很怂,不想在熟人面前做个“裸奔者”。总而言之,这是一篇为自己开心,为自己疏解的不知所云的,姑且叫做“内容”吧,如果有人看,当然会开心。毕竟它诞生的那一刻,也注定被“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