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学,喜欢抄近道,会路过一个叫大原的地方,奶奶家属于那里。这么多年过去了,脑海中那幅画面依然清晰:春日的午后,奶奶站在屋后的篱笆墙里摘花椒,阳光照在她身上,明媚且温暖。家里没人的时候,经常去奶奶家吃饭,我和堂姐偶尔也会问奶奶要一毛钱买零食,通常奶奶会给两毛,让我兴奋半天。
大原其实不大,只是一小片树林,树林里住着奶奶和两三户人家。秋天,叶落满地,奶奶把树叶扫在一起堆成很大一垛,用来生火。我和堂姐去上学,路过这里,会趴在树叶垛上疯上一会,小时候什么都不管不顾,满身沾了碎树叶也不觉刺挠,如今脖子上有一根头发都觉得不舒服。
我家到大原不过七八十米的距离,家旁边是一个池塘,一直延伸到大原的尽头。那时候我家还没有院子,门口是一块水泥地,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摔胶泥(即黏土),我们称之为打哇呜。胶泥是从大原挖来的,不只是谁家用土,在大原挖了很大一个坑,坑里有很多胶泥。记得有一次和堂弟一起去挖胶泥,那里已经被人挖成了一个洞,人可以钻进去一半身子,我们挖的很尽兴,全然不顾潜在的危险(被人挖空,要塌了)与脏乱。最后叔叔找过来,一把拽着堂弟拖回家。
小时候的夏季,印象中全是水,暴雨接二连三的下,因此大原的池塘水满满的。这个时候,妈妈是不准我从大原走过的。后来水退了些,倒在池塘里的树都露了出来,很多人都抓着树枝,踩着横着的树身来来往往。那时候,不觉危险且很快乐,如今见到这光景,恐怕要抱怨几句,宁愿多走几里路也不愿冒这个险。
后来上了三年级,被选上当了文娱委员,就是上课前带领大家唱五分钟的歌。当时觉得特别害羞,觉得文娱委员于我是一个赤裸裸的讽刺,上任第一天我就不想去上学了。恰好当天下着小雨,我故意从大原过,然后滑倒了,满身泥水,哭着跑回家不愿意去上学了。妈妈很生气说,大人都不敢从那过,你咋来那么大胆!哭了好一阵,与其说为了滑倒哭,倒不如说是因为当了文娱委员哭!
寒尽春生,绿叶挂新枝,野草出嫩芽。大原一片生机盎然,是个放羊的好时节。我和妈妈哥哥牵着羊去大原,羊很多,好几十只!本来只有一只母羊,还是奶奶给的,后来羊生羊,渐渐多了些,我和哥哥怎么都不同意卖掉,于是就一直养着。后来卖了两只给其他人养,我和哥哥哭了半天,妈妈好话说尽才同意。
那一年,我家养蚕。去摘桑叶的路上,正好路过买羊的那家,我和哥哥驻足半天,就想看它们过的好不好。大原有很多人放羊,听着大人谈着家常,我时而找点乐趣,这样的日子,记忆里是满满的青草混合阳光的香味。
那时候以为,世界都像大原一样,春去秋来,怎么变充满乐趣!后来长大了,奶奶也搬出了大原,我也离开了家。再后来,没有人提起大原和它的过去。
不知为何想起它来,心里阳光暖暖。时间一直向前,这世界依然不动声色的繁华着,只是再也没有见过大原这样的地方,也找不回那段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