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无声告白》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篇读后感却,却迟迟没有行动。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我,今天不想从心理健康着方面来进行分析。我想换个角度,换个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话题——择业or考研。
主人公莉迪亚在母亲离家时,曾许诺:只要母亲回来,自己会乖乖听话。当母亲怀着第三个孩子回家时,莉迪亚开始了另一条道路。莉迪亚为了取悦母亲就谎称:外婆的那本料理书被自己弄丢了,母亲听完之后很开心,因为莉迪亚做了自己想做的。从那之后,母亲开始有意识无意识的给她灌输自己的想要完成却未能实现的愿望,而年幼敏感的莉迪亚害怕母亲的再一次离去,所以对于母亲要求的都一一照做,没有反驳。他的父亲,一个自卑而又不善交际的东方男子。正是因为莉迪亚的父亲在幼年上学时,因为外貌的不同,从而导致他自卑,不合群,没有朋友,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体验。所以他希望自己的自卑可以从孩子们中得到满足,而莉迪亚很不幸的又成为了父亲期望的对象。年幼的莉迪亚就这样承担起了父母所有的期望,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压给了莉迪亚。他们不曾真正的了解过莉迪亚,真实的莉迪亚没有朋友,也不喜欢生物,更不想当医生。可这一切他们知道的太晚了!
现实中的我们也是这样,现在你走的这条路是你喜欢的吗?真的是你想要走的吗?就拿我自己来说。即将毕业的我,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在考研,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坐在只有几台吱呀乱响的风扇下学习,大家几乎一坐就是一天。其实我很想问问她们,她们真的想考研吗?是真心喜欢的吗?有的人适合搞科研,有的人不适合,为什么不想想清楚,只是跟随大流呢?虽然我不考研,但我也无不例外的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影响。原打算的是去找个心理健康老师当当的,但不得不着眼于现状和父母的期望,决定先考考公务员。原打算是想考出省的,但父母欲言又止的话语和不安的眼神,我明白了我应该考省内的。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很谨慎的思考自己所做的决定,最终我选择试试自己的决定,即使最后没有结果自己也不会后悔。在这我想说的是:不管是考研还是择业,都要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我们不要一味的听从父母的想法,也不可以自己一意孤行。父母难免不会把自己的期望加注在你的身上,你要理性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其实可以沟通,我相信父母还都是很明智的,也许他们会给你的人生规划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