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连续五天写作一本小说阅读笔记的心路历程
本周以现代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为样本,尝试连续五天应用《金字塔原理》中“序言”的基本写作结构——背景、冲突、问题、答案来写它的阅读笔记。
第一天,觉得这真是个好主意,兴致冲冲、热情洋溢的翻开书,重新阅读了自己在前两遍阅读时标记出来的有感悟的话,用了一个小时,想写这段、又不想放弃那段,最终选择了最早标记的一段话。晚上,用10分钟金字塔结构列出了第二天打算写作的提纲。
第二天,早上毫无压力的照提纲完成了写作,验证了写提纲对提升写作效率的作用。在写第三天的提纲时,又开始迷茫。难道只能介绍情节、归纳道理、写感悟吗?坐地铁时、走路时,按捺不住的一直想这个问题,灵光一闪,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对,应该问:“读小说到底在读什么?教科书、百度告诉我们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阅读一本小说,弄明白了这些然后呢?”然后,应该思考,作者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是关于哪个主题的;他哪些说的有道理,哪些没有;他的思想对你的启发在哪里。这几个问题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及的作为一个主动阅读者应该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三天,认真分析了一个情节中,人物的行为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为朋友出主意时应持有的态度,以此为题写文。
第四天,分析书中一段有哲理的话时又陷入了困境,想要放弃。“换一本简单的书吧,何苦这样为难自己?!”“不行,这正是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刻,咬咬牙挺过去,就是全新的风景。”我怀着畏难情绪,拖拉到晚上,把文章“挤”出来。
第五天,依旧拖拉到晚上,把文章“挤”出来。与第四天不同的是,我开始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思考的不够。“挤”是逼迫自己聚焦细节深度思考时的主观感受。我开始注意到前两遍阅读时忽略的一些重要的词“淡淡、被人俯视的刺痛感、几分敬意、心里一震......”对细节的关注,也使“设身处地、体贴入微”的阅读法在实践中更上一层楼。
一本书可以从各个角度写出无数篇阅读笔记,明白这个道理,和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
#写作技术总结之小说阅读笔记的“三看”
·看情节
我们阅读小说时,最容易把握的就是小说情节,从小说情节切入的难点在于如何言简意赅、有趣、不失作者原意的介绍情节,因为要考虑到没有阅读过小说的读者。我目前难以做到这一点。
·看人物
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这些抽象的词汇我们都熟悉。“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的道理我们都明白,难在你真的能从作者描写的语言、行为准确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吗?人物的性格是一成不变的吗?人物并不是平面的(即一种性格),人往往是矛盾的,“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方面,我还差的远。
·看因果
因果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让人往往做出只顾眼前的选择,生活、小说中的人物都如此。小说中作者展示了选择的一种可能性结果,生活可就没有这么友好了,代价往往巨大。阅读时,多多思考因果之间的道理所在,磨炼智慧。这个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我同样还差的远。
差得远,不要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17/250,日拱一卒。这一周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