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论语·先进》
颜回死了。孔子哭得有点哀伤过度了。随从的人说:“夫子哭得哀伤过度了!”孔子说:“我真的有哭得过度哀伤吗?我不为颜回这样的人痛哭还能为谁这样呢?”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是哀而不伤,不要让这种人间的情感伤害了自己,但并不是说让人变得无情,而是心中有情有义,但情不能压在心上。当然我们也不能做到像《庄子》里的那样,几位兄弟死了哥们还在那里笑着唱歌和祝贺。凡事要做到平衡确实比较难,但不是不可能,就像生活不能一地鸡毛,也不能无所事事。工作要紧张而有序,说话要和善而坚定,情感要用心而不入心。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难免在工作紧张事情多的时候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天的时间都安排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如果用心了,也不妨碍和对手产生情义,就像诸葛亮在周瑜的葬礼上哭得那么深情。但是走了就立刻又回到了战场上,其实我们人生不也如此吗?事情发生了生活还是要继续,每天的日子就像是战场一样,需要英勇地去战斗。不能像吕布一样,因为貂蝉而忘记了外面的战场错失了胜利的机会。也不能像袁绍一样,因为儿子病了需要陪伴也失去了胜利的机会而结果是70万的军队溃散,全家阵亡。刘备失去了关羽而举全国之力去复仇,更是失去了张飞和百万兄弟被陆逊一把大火烧尽。这不就成了一种愚蠢吗?为啥毛主席没有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替儿子报仇?
如果因为情感而伤害了自己,这就成了一种负担。我很荣幸去新疆支教的记录文章被上海市工商联摘录转发,我就用其中的一段话来说这事情。有一天几位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他们搂住了我的脖子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了,如果你走了我们就会不开心。”我回答是:“老师走了你们一样也要开心,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一起努力成长,未来也会再相见。”我认为我们此次的相见不能成为一次负担,反而变得放不下了变得不开心了,那我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让他人感受到了我能带去的快乐而变得不快乐吗?如果这样我才觉得我有价值,那这份价值就成了一种伤害,是一种自私,满足了我个人的虚荣而已。我觉得孩子们应该记住这份情感和这段美好的回忆,忘记我,开心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离别那一刻彼此感受到的不舍。但我希望我走了以后他们变得更快乐,追求更高远。千万不要因为我而不开心,这样也不影响我们日后在祖国的任何地方再相见。
我认为孔子的学生颜回也是希望老师不要悲哀过度,希望老师可以变得更好。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对方哀伤过度而觉得自己有存在感,这是一种虚荣和自私。我不是孔子,也没有经历这样的事情,所以无法切身感受到孔子的情感,但发生在谁身上都不能说像没事儿一样。劝人不伤心的风凉话就不说了,不过这不妨碍我们追求哀而不伤的境界,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有人可能一年,有人可能一个月,有人可能几天就过去了。我只是觉得,我们要感恩任何一份情感的存在,要勇敢地前进,让感恩变成一种力量而让未来变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