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青峰<地心>有感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旋律明亮有力,却又跌跌撞撞。编曲者用它拉开整首歌曲的序幕,似乎是把一个狂热的情中人推到了台前。他从琴声中、从黄昏的尽头跑来,落霞飞卷于天际,永夜追随在地平线。他的眼中,燃烧着的炽热火焰,将所有杂绪都燃烧殆尽,甚至席卷吞噬了他的灵魂。
狂热到,有些失魂落魄。
忽然间黄昏像雨落下
夕阳飘洒金黄了我的忐忑
在眼前你就像溪流
像团火焰 像星辰 像一个谜
我该拿什么留住你
给你贫瘠的街巷 破碎的星星
给你绝望的彩虹 还是
永恒凝望孤星使者的叹息
黄昏洒落,尽染天涯。这是一种暴虐式的占有。而我对于你的心情,也彻底占有了我。而你如溪流般肆意流淌,不可捉摸;如火焰般呼吸跳动,难以触碰;如星辰,充满着遥远的暗示;如一个谜,将答案撕碎抹尽,扔在风里。
永夜追赶上了暮色,他的衷肠也已坦白至尽。
你赐予了我这样壮丽的心情,而我又能给你什么呢?
黑夜泼凉了街道,清醒了酣意。我既然放弃了我有的一切,不远万里奔赴于此,那我拥有的也不过只是,这周围的街巷,破碎的心,凝望之下的叹息。
我是如此地爱着你
几乎已经彻底忘却这个世界
你充满了我的全部思绪
像紫罗兰般 挥之不去
这感觉就像是完全地淹没
爱已将我深埋地心
我是这样地爱着你
几乎已经彻底抛弃那个自己
你充满了我的辽阔心里
像深冬的雪般 铺天漫地
这思念就像是无情地掩埋
你已将我深埋地心
人们历来对地心充满了想象。既然无法逃离地球,那就把地心作为逃亡的终点。汪峰作词,擅长首先描摹具象之物,然后用大笔触勾勒质朴而真实的心情。细工加呐喊,构成了他的作词风格。深埋地心,正是这番呐喊的高潮。
这是一种浓烈的倾诉,完全的奉献。深埋地心,是自我舍弃,甚至于是自我泯没。在这份浩瀚的情感中,那个情中人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存在。真正的自我,已经被馥郁麻痹,被狂雪埋没。压力使他坍缩,弥散,然后沉入地心。与其说是地心,不如说是沉入了自己的心。
歌者是一个感性的人,但他的底色又分明是理性、独立的。因此我总觉得他与这首歌,并不能融合于无痕,而是貌合神离。这不过是我的个人臆想罢了,并非对歌手不敬,而是表达一种自己的理解。
但他的演绎,我仍然是喜欢的。我可以接受他并非在唱自己的心声。能够完美地演绎出歌曲中人物的形象,也同样成功。
此外,这首歌很明显是在写爱情,并不存在更深的解读。不过这种爱情更多地是一种信仰,是自我意识在信仰面前的消泯。其实任何概念都是人主观的产物,是基于分类意识的抽象性总结。分类与标识能让我们方便地理解、表达这个世界,但这些类别之间的界限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明晰。信仰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它们有重合之处吗?面对一份感情,我们真的能够判断出它是信仰,抑或是爱情?
或许这个问题不具有普适性,但是这样的问题确确实实地在世上存在着,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对它的讨论。
歌曲以<起风了>的前奏旋律结尾,似乎是像给这深重的情感增添一抹轻盈的色彩。或许是冷静,或许是释然,是清醒的审视让情中人逃脱了地心的束缚。不知这是一种救赎,还是一种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