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小诗:“痛、血、泪”,诗分别以这三个字为主题,每个字下面是一首四行诗,对仗押韵,情感动人,颇有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遗风。若是单从文采来看,绝对值得一个大大的赞。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喜爱,但思虑了许久,不知该说什么,终于还是选择了默默关注,因为我知道这首诗的背后是一段痛心的往事。
发这则消息的是我的同事,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多年一直工作在第一线,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平淡而认真的生活。她说她一生庸碌,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培养了一个好孩子,她儿子读研毕业后留在了南方,工科出身,热门专业,工作出色,领导器重,前途光明。平时闲聊时,她常常很自豪的谈到自己的孩子:
“这件衣服是儿子从台湾给买回来的”。
“儿子的领导很器重他”。
“谈女朋友了,准备结婚了”。
“想把家里的两套房子卖一套,帮儿子买房,但他想靠自己”。…… 一脸的满足。
可就在去年他儿子突然得了白血病,从查出结果到离世仅仅两周的时间。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在可以安享晚年的年岁,却遭遇了丧子之痛。那首诗是她心境的真实写照。我觉得应该写些安慰的话,但在生死面前,一切语言都苍白无力,只有沉默。
二
朋友圈已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点滴的地方,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表示,如果每天不翻翻朋友圈,不在朋友圈说说,就仿佛缺了点儿什么。在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和亲人的最新动态和生活日常,可以获得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年轻人常借朋友圈暗示某种喜欢和好感。不常打电话却可以在朋友圈互动,为别人孩子的成长瞬间点赞,为别人生日的暖心画面送上祝福,表明“你在我心中,我很在意你”,成为我们维系情感的一种方式。
朋友圈也被认为是一个充满快乐,展示美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旅行的美拍,聚会的欢乐,女神的美颜自拍照,正能量爆棚的心灵鸡汤,有趣有乐有爱的小段子。
许多人喜欢把自己装饰一下,在朋友圈里做个好的喜剧演员,把生活中的不快、不如意隐藏起来,去尽量展示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朋友圈的设置也让人觉得那仿佛是一个只适合点赞的地方,即使是表愤怒和生气的表情包,也那样可爱,都有调侃的味道。
三
但现实的生活并不像朋友圈展示的那么美好,当我们无助、无奈、焦虑、愤怒,而无处倾诉时,也会偶尔禁不住借朋友圈转移和宣泄一下,但这样调调的信息,大部分人在心情稍平复后会快速删除,遇到诸如此类信息时,评论区内往往冷清许多,寥寥无几人。就如我发儿子帮我准备洗脚水,可以收获半个朋友圈儿伸出的大拇指,我说老人住院我身心疲惫时,大家却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集体沉默,没有只言片语的问候或安慰,那一刻,我以为大家很冷漠。之后才意识到,这种时刻,信息中传达的那种脆弱和敏感是很容易被捕捉到的,而在看不到表情和动作的文字和图画面前安慰和劝解,似乎很难把握分寸。就如我一样,不知该问什么,不知言辞是否得当,不知是否会产生误解,不知别人看到会有什么感想,但其实内心中已经默默关注。
所以如果有时我在朋友圈里沉默,在你的信息面前不语时,那只是因为我不知该说什么,但我的心会一直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