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喜欢在明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光洁的月亮是一汪清澄的潭水,无数的星星是荡漾在波间的明亮的眼睛。
总喜欢在萧瑟的秋天远观一方荷池,墨蓝的水面是一匹宣纸,倾颓的荷叶是傲立在纸面深沉的墨彩。
虽然心中明晰:所谓的光洁与墨彩只是我们身处远方所见到的亦真亦幻的图景,但我了然:我于遥望中发现了美,这已足矣。
记得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夜色投射下,株株夹竹桃于墙壁上留下片片倩影,这一片是亚洲,那一片是非洲,中间的空隙就是一片大洋,那在叶片上爬行的蜗牛就是一只远航的船了。曾尝试仔细地观察夹竹桃的影子,由近及远,步步后退,步步细察。近观下的夹竹桃不过是东一拉西一拉的暗影,没有有趣的大陆和航船,有的只是孔孔点点,满眼星光。然而当我走远后,模模糊糊渐渐明晰,暇疵逐渐淡忘,一片片割离的倒影连成一片,构成夏日夜晚清风中的明灭的幻象,果真有季羡林笔下的雅致,煞是有趣!
路遥而望,惊现鸿影翩跹。我怀着遥望生美的情感走过十九载春夏秋冬,四季华年。那份宁静毋远的态度仿若塔罗物语中不能与人触碰的赫耳马佛罗狄托斯,没有人能淡化我们追寻美的心灵,没有谁能改变我们心中美好的万物。
静静地走过人生数载,满目苍黄,泣雪露华。回想那交织着欢愉与苦闷的青葱岁月,无限感伤。然而,尽管错过了很多细节的美丽,近观的详密,也不因此叹息。遥望一林枫叶,我会有《英雄》中凄觉苍凉的唯美感悟:遥望一潭碧水,我会有“心与天接,人与水融”的平静体验;遥望一座方城,我会透过片片钢筋水泥的丛林,看到人类发展的瑰丽。“遥望”,这个多情而杂感的词汇幻化了我对人生的态度:人生已经太累,遥望更多美好。
这就像极了我自己。长久以来,我以一种置于身外的态度看待世界,当然这并非是看破红尘或心如止水。对于那与我或一面之缘或交往不深之人,我愿意以一种遥望的姿态观察他们,以一颗善意的心对待他们。人生的真善美就是这样:当我们站在一个星球上,另一个星球总是熠熠生光。他们或许敷衍了事,或许表里不一,但我遥望之时,我看到了美丽与亲近。在这里,没有求全责备也没有恶意的揣测,在这里,我们的人生在一片阳光中美好,在一片澄澈中流淌。世上有阴暗,人世有是非。明了即可,无需时时警惕,步步小心,活得很累。
残阳如血,暮云四合,忽明忽暗的光影里,时光的掌纹生长蔓延。务实而丰富的人生之于我们,其本身就是一段追寻美好的过程。秉持着“遥望生美,美在朦胧”的念想,在弥漫着矢车菊和七月阳光甜味香气的生活中体味幸福的本身就是性与灵的契合。倘若细观所有花草虫鱼,俯瞰世间所有的人情冷暖,恐怕就只能“人生若只如初见”了。
所以,应了我们对未来单纯而美好的承诺,怀揣着心底最明丽的梦想,让我们双手向上,以一个昂扬的姿态遥望天空,蔚蓝的让人豁然沉思的天空。站在那里,忧伤的意识水一样退却,只剩下天空,值得我们遥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