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提到大理的文化,首先想到的是白族文化。美丽的大理,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除了白族以外,大理境内还有彝族、回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
整个云南的白族有140多万人,但80%居住在大理,所以大理又叫“白乡”。所谓“白乡”,顾名思义,就是白族之乡。
大理的白族,能走路的人都会跳舞,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音乐和舞蹈,是白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理不但是白族之乡,也是歌舞之乡。
著名电影《五朵金花》,再现了大理的这种文化原力。
因为《五朵金花》这部电影,大理的白族姑娘,被中外有人成为“金花”,大理的白族小伙子,被成为“阿鹏”。
千百年来,金花和阿鹏,演绎着大理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白族调,大本曲,山花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白族调,是大理白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一种演唱艺术,几乎所有的白族男女老少都会唱。即便不会唱的,也会背上几句歌词。白族父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最初也是通过白族调来进行的。
大本曲,源于白族调,是一门说唱艺术,是白族人民说唱长篇故事的曲子。大本曲历经数百年的演出发展,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白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每逢年节或举办仪式时,都要演唱大本曲。
公元1450年,明代大理著名白族文学家,根据白族调和大本曲,撰写了“山花碑”。这块至今还完整保存的古碑上,用白族传统诗歌排行形式,写成了“三七一五”诗10首。山花碑,记录着白族的诗歌,也记录着白族的音乐。
在大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情牵世界。绕三灵,栽秧会,三月街,每一个节庆活动的背后,都是民族文化之魂在散发魅力。
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非常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相传,绕三灵起源于大理南诏时期,每逢农闲季节,白族人民就用歌舞大会的形式,来自娱自乐。
2006年,绕三灵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栽秧会,是大理白族人民劳动与娱乐相结合的一种活动。栽秧时节,金花阿鹏们在古戏台上奏起传统的大本曲,跳起欢乐的霸王鞭舞和八角鼓舞,用香炉、烛台、猪头、鸡鱼、果酒等供品,举办“祭秧旗”活动。祭祀活动完毕后,背秧的金花,挑秧的阿鹏,组成浩浩荡荡的栽秧队伍,走向田间。
在秧田中,白族男女相互逗乐。阿鹏丢秧时故意将泥水溅在金花身上,而金花也把泥水泼向阿鹏,劳动、嬉戏以及悦耳动听的白族情歌,响彻在田间,种下了金花阿鹏一生一世的情缘。在那个年代,白族人民的爱情,就是这么纯真,就是这么简单。
三月街,有千年一街的美誉。相传在南诏王细奴逻时期,观音大士3月15日到大理传经,久而久之,三月街就成了一年一度讲经说佛的庙会。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庙会逐渐演变成滇西地方贸易集市和节日。
一千多年来,三月街一直是云南物资交流交易的盛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三月街开幕当天,白族男女对歌跳舞,彝、白、回、藏各族赛马欢歌,堪称世界上最热闹的景象。
大理的白族,从节庆到服饰、居住、婚嫁、饮食、信仰以及习俗,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情趣。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白族服饰中的头饰,很有特色。其中,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跳舞时,白族女子的道具是霸王鞭;白族男子经常身着扎染马褂,跳舞时道具是八角鼓。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建筑体系中,白族建筑深得中国古代建筑的神韵,自成一体。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白族庭院建筑,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体验者神醉情驰。而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大理白族的婚俗很有特色。白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对歌的方式,认识恋爱对象,有婚前恋爱这一过程。相比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而言,白族婚俗最大的特点是----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
恋爱、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是白族婚俗的5大过程。白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要举办3天,仪式非常隆重。第一天叫“彩栅”,男方家吹唢呐,演唱“大本曲”,以示庆贺;第二天叫“正喜日”,男方在亲友的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哭别父母兄妹;第三天叫“下厨”,新娘下厨做鱼类食物孝敬公婆。
白族饮食文化,自成一体。白族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咋等味美可口的菜肴,生肉、喜洲土八碗的名菜,记录着白族的餐饮文化。
大理白族特有的信仰是本主崇拜和佛教。在白族人的心目中,本主即“本境福王”,是白族村寨的保护神,能够护国佑民,保佑人们清吉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与此同时,大理白族还信仰佛教。从南诏国时代到大理国时代,从宫廷到民间,信仰佛教,成为一种传统。从大理国时代多位帝王禅位为僧的事件可以看出,“妙香佛国”的来源,并非虚构。
总的来说,大理的文化,是白族文化、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文化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记录着大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