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主题、和谐地组织元素、做出透明设计
“最好的交互是透明的,让用户直接面对目标意识不到界面的存在。终级用户界面往往是没有界面,为了创造心流,软件的交互必须变得透明。如果一件产品和用户交互的很好,交互机制就消失了,让人们直接面对他们的目标,意识不到软件的介入,杂物的作者会让读者看到他的存在,而糟糕的交互设计师会在软件产品中笨拙的展示出自己的身影”——《交互设计精髓》第十一章 编配与流
如同和谐地组织油画色彩、编曲音符、小说句子,优秀的油画里所有色彩笔触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服务,色彩搭配自然和谐,不会有突兀、做作地笔触。观众会首先沉醉于整个画面营造的氛围,而不是聚焦于某个细节。优秀的编曲也是如此,音符之间安排得。浑然天成。当人们听到曲子时,不会留意到某个音符的特别,而是沉浸在整个编曲所带来的氛围中。
交互设计同样如此,我们需要和谐地组织、编配界面中的所有元素,每个元素都要奔向同一个目标、符合我们的愿景、符合用户的行为、目的、心理。当我们做到这些时,我们的设计就变得透明、自然,随之帮助用户产生心流。
“我们必须训练自己能够听到软件交互的编配中是否存在刺耳的音符,要让一个界面中的所有元素齐心协力地奔向同一个目标。(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这是要在战略层范围层,思考时确定好的东西)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一个应用程序与用户的交流安排得当,则与软件的交互几乎就是透明的。”——《交互设计精髓》第十一章 编配与流
反过来说,只有我们在战略层、范围层等顶层范围确定了我们的愿景和目标,才能用这一套行动方针,在接下来的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里妥善安排每一个元素去完成目标和愿景。
因此当我们在结构层表现层里纠结某个细节时,应该试着返回到战略层和范围层去思考,这样的改动,这样的设计是否是和谐的,是否有助于完成我们的目标?
但和谐的组织并不会让步于固定的规则,例如:移动菜单有4个按钮很好,6个就太多了。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问题,而要考虑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的行为和目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正在做的跨境眼项目。队长认为搜索框里的8个分类搜索项太多了,应该去掉一些。然而为什么要去掉呢?始终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太多了。如果8个分类选项的重要度和频率都很高的话,哪怕有20个这样的按钮,我们一个也不能去掉。不能为了视觉上的简约,而让用户的认知、操作变得更加复杂(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20个重要且频率高的按钮)最终,我们 决定将重要度和频率较低的”干货“和”百科“这两个分类选项进行了隐藏,当用户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也可以点击按钮扩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