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第3天。
早上醒来,孩子和先生还在酣睡,不忍心叫醒他们,也想享受一个人的安静时光,没想到先生竟早早起来了,说陪我下楼散步。
今天湖边有一点微风,风吹过湖面,吹动柳树枝,树叶的唰唰声,水波荡漾的声音和鸟叫声,合成了和谐的旋律,先生在笨拙的学着跳绳,我忍不住笑。
这几天的假日,放下手机,认真的陪伴家人,心中满是舒畅与惬意,尤其是昨天请爸爸妈妈来。女儿带着他们在楼下篮球场打球,我们又去湖边跳绳,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买爸爸爱吃的海鲜,中午回来一起包鲅鱼馅儿的饺子,爸爸的鲅鱼馅儿饺子可是一流的,再加上红酒微醺,就在这静静的时光里,心中流淌着爱与幸福。
午饭后妈妈提议看电影,《流浪地球》,我们边看边讨论着剧情,爸爸照例在鼾声中睡去。
这几年,年岁渐渐大了,越来越喜欢这样待在爸妈身边,一起吃顿家常饭,听他们说着家长里短,看他们熟悉的表情,还有笑容,觉得很多小时候不理解的事儿,现在都懂了,无需问,也不必说,自然就懂了。
曾经年少时,在心里也有许多次挑剔过他们,爸爸生活上的一些坏习惯,妈妈对我教育过于严苛,那时,我想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给他更多的空间和自由,记得有一次忍不住还说出口,妈妈神色尴尬,有些难过。
可等我自己有了孩子,一路陪伴她走到青春期,我突然发觉,孩子哪里会按照你的想象去发展,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冒出来,教育真的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儿,谁又敢说自己是完美的父母?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苛求自己的父母呢?
最近在读岸见一郎先生的书《面对年老的勇气》,他最有名的书是《被讨厌的勇气》最近大热,但太过热闹,反倒让我趋避,选了另一本他的新书。
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与49岁早逝的母亲之间的事儿,以及母亲逝世后与父亲之间的相处,他并没有涉及生死哲学,只是讲了他在照顾父母过程中一些相处的方式和感受。
在书中,他告诉我们要接受现实的双亲,而非理想中的双亲,同时要尊重父母,看着他们真实的模样,看着他们独一无二,无人取代的模样,不刻意加以美化,不带着理想的有色眼镜给他们打分。
他在书中有一篇这样写道:
平顺安稳的日子,总是容易让人忘记家人伴侣,子女和双亲不会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事实,总是要等到有人突然病逝或者遭遇变故,才会发现和对方共度人生并非理所当然的事儿。
母亲一向健康,但突然有一天身体感觉不适,医生诊断是中风病直接住院了,住院后恢复情况良好也开始复建,然而一个月之后再度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因此转进了由脑神经外科的医院。
住院一个月之后,有一天母亲走到室外,眯着眼睛凝望着天空,那时她一定很不安,母亲曾问我他之后会变得怎样,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母亲转院后的第1个月意识还算清楚时,我们之间发生了很情绪化的争执,当时母亲毫不考虑我方不方便,要我马上买东西来,而我则为了母亲居然如此任性而气愤不已。
结果之后不久母亲并发肺炎失去了意识。我们终于连对话都做不到了,我开始觉得连吵架都弥足珍贵,为什么母亲有意识时我不多跟他说说话呢?我应该更珍惜陪在她身边的时间,而不是和他吵架呀,母亲病倒之前我根本没想过我们会有这么一天,我在母亲的病榻前不断的思索着自己是不是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为了将来不要后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想起和对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这就是尊敬。
父亲有一天说不管怎么想,我剩下的日子都不多了,说出这句话的父亲,比起想到人生苦短而焦躁的我显得更坦然,父亲剩下的日子不多,代表我们父子能共度的日子也不多了,我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突然想起父亲离开后的日子,想起母亲,让我清楚意识到父亲终有一天也会离开我,我便更努力避免和父亲争吵了。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忍不住眼睛湿润,其实我并非想把这淡淡的忧伤带给大家,只是想,有些道理早一天领悟,总比晚一天要好。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余光中
父母陪伴我们走过前半生,后半生,换我们来陪伴他们,我想就这样静静的陪在他们身旁,就是有意义的。
那天夜幕降临时,陪爸爸妈妈去楼下散步,然后我们一起去啤酒屋,陪爸爸喝上一杯他最爱喝的原浆啤酒。
那天晚上睡的特别好,一个梦都没有做。
静写于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