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星佳的文章里读到出自罗翔的一段话: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越匮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感触颇深,因为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喜欢买彩票,风里雨里他总出现在彩票站里,他相信这是在为慈善事业做贡献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一丝希望,我时常想,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学了《概率统计学》,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买彩票等同于交智商税。我们还经常能看到一堆人在彩票站用小本本记录彩票号码,分析历史走势,试图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这类人群往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如意,想通过这种路径不劳而获或者一夜暴富,我把这类现象归结为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认知偏差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世界里,知识越匮乏,偏差越严重,我罗列了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认知偏差:
1、坐飞机。在我们印象中,坐飞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机场总是人潮汹涌,有些特价机票比火车票还便宜,应该大多数人都坐过飞机了吧。真实的情况是: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按照14亿总人口估算,占比71.4%。
2、大学生。随着高考改革及大学扩招,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似乎烂大街了。而官方数据显示,从恢复高考到2017年,40年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数达11518.2万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左右。 大学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不到9%,而本科生只占4.43%。
3、灯泡的发明。爱迪生是位天才,一生中有一千多项发明,我们觉得爱迪生是个孤僻的人,电灯泡是他突发奇想发明的。真实的情况是:爱迪生不是一个孤僻的人,关于电灯泡的研究工作中,他有30名助手,其中包括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灯泡也不是突然间被发明的,它是旷日持久的发明创新组成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名或多名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以及吹制玻璃的工人来协作完成。
4、赌徒谬论。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是不会改变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这是一个必然事件的概率。
5、自验预言。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一个狠利器:给你灌输一个观点,最终你因为坚信这个观点而让其变为现实。比如:我认为自己肯定会学习一塌糊涂,所以我减少了自己在作业和功课上的努力,最终果然和我自认为的一样,学习变得很糟糕。
6、安慰剂效应。一些实际无用的物质在被人相信有疗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有一个人到一个知名老中医师那里,配了一瓶眼镜蛇泡的药酒。回家,每天喝一小杯,那个神气活现啊,逢人说:疗效好!最后酒喝完了,心想,这么好的东西,这蛇也不能浪费了,没想到,拿出来一看,是一条塑料做的蛇。
7、工作。工作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价值交换,你为公司创造价值以换取薪水,提供价值是工作的核心。很多人花精力在搞人际关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以为跟领导搞好关系就能升职加薪,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升,长期以往把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8、投资。我接触的大部分投资人的目标都是财富自由,而真实的世界里,财富自由没有实现,大部人都被割了韭菜,因为投资是门高精尖的课程,绝不是我们点点鼠标,低买高卖这么简单。比如你买股票,你必须了解所买股票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财务报表,系统性风险,还要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实际上对于大多普通人而言,投资的目标应该设为实现资产的保值,跑赢货币通帐(6-8%)即可,要知道巴菲特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才21%。当你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后,你就不在把精力花在天天盯盘上,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自己的主业上,勤劳致富依然是大多数普通人的路径。
受限于人类自身的生理局限与思维局限,人类无法认知到真实的世界,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正所谓: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会让我们经常做出与真实世界的运行规律违背的判断与决定,带来无止境的损失。
如何降低认知偏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降低认知偏差的方法就是学习+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你需要不断地学习,像牛人学习,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变成自己的认知,只有认知升级了,偏差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