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行君道。(君 名词作动词)加重征收赋税用于雕墙、彩绘墙壁。自己坐在高台上,手拿弹弓故意弹射行人,观看老百姓躲避弹丸的情形。(辟——避,古今字,本义为法律,引申为躲避)。厨师炖熊掌(蹯,形声字)火候不到,没有熟透,杀了他,把他的尸体放到一个竹筐里,拿布盖住,让宫女装到宫车上,在文武上朝的时候,在朝堂上走来走去。赵盾、士季发现了死人的手,悄悄打听为什么杀人,对这种随意杀人的行为感到深深的忧虑(患,意动用法)。将要进行规劝,士季说“您去进谏,君王可能听不进去,就没有谁再继续做您进谏的这项工作了。(莫,不定指代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就让我先去试试吧,如果君王听不进去,那么您还可以继续进谏”。(之的活用)。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一直达到屋檐下有雨水滴打的痕迹的地方,(及,达到)晋灵公才抬头看他,我知道我所范的错误,我要准备改正这些错误。士季向晋灵公行礼对他说,人谁生下来能没有一点过错呢(过,名词,过错),犯错误了能改掉他(过,动词,犯错误了),这在所有的好事当中,没有哪一件比他更好了(莫,不定指代词)。《诗经》中说“没有谁不是一开始做的挺好的,可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看来能改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若您能有个很好的结尾的话,那么国家的江山就稳固了,难道仅仅是我们做大臣的依靠吗?天子有了过错,只有像仲山甫那样的大臣才能帮他改过,就是说过失能够被改正。如果您能够补救自己的过失,就不会被人推翻了您的统治。晋灵公还是不改正,赵盾屡次进谏,使晋灵公感到反感,派鉏麑去杀害赵盾(贼,本义,伤害,捣毁,引申为杀害)。早晨起来前往赵盾家,卧室的门已经打开了,穿戴整齐,时间还早,凭借这短暂的时间坐在那闭着眼睛养神。鉏麑退出来了,大发感慨说,“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是百姓的靠山啊。如果我今天把百姓的靠山杀了,我就是不忠的人;背弃国君的命令,我是失信的人。这两样中有一样办成了,还不如自己去死!”于是,鉏麑一头猛地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饮,使动),事先埋伏下甲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武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一边走路一边说话:“臣下侍奉君王喝酒,超过三杯还继续喝,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拽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能做什么呢!”一边打斗,一边往出撤退。提弥明为救赵盾而战死了。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舍,名词做动词)。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躺在路上(饥、饿,疾、病的区分),便去问他的生病的原因。灵辄说:“我已经好多天没吃东西了。”赵盾拿食物给他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现在离开我的家已经好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健在。现在我离她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赠送给我的母亲。”赵盾让他把食物全部吃完(省略),还给他准备了一篮干粮和肉,放在口袋里让他带回去。不久灵辄成为了晋灵公身边的一名卫士,(与,动词,成为)(介,通甲)。他在打斗中把武器倒转过来抵御晋灵公手下的其他卫士,使赵盾免于一死。赵盾问他为什么救自己,他回答说:“我就是当年在翳桑饿得昏倒在路上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于是他们各自逃亡了。
乙丑,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的国境,听到灵公被杀便又返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粘贴在朝廷上公布于众。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晋国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反和返,古今字,返回),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说:‘正因为我怀念关心自己的祖国(怀,关心,爱戴),才自己招来了这么多的悲伤。《诗经》里这两句话大概说的就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优秀的史官(判断句),记录史事不隐瞒什么。赵盾是古代的优秀的大臣,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背负了弑君的恶名。(为,表原因)(书,记录)(法,法则)。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晋灵公不君 译文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