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小路悠远绵长
最近看到几篇关于“好好说话”的文章,又恰遇到一件颇有意思的事,遂想到就自己坚持凡事多往好处去想说说自己的感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好说话”竟然成了现代人普遍面临的一个话题,犹如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似乎处处充满了压力呢?为什么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工资越来越高,我们的幸福指数反而越来越低了呢?
毕淑敏说:幸福试卷像一匹藏着精灵的土布
前不久,我正好在看毕淑敏的一本书,她说:“幸福试卷像一匹藏着精灵的土布”,她在这篇文章中较大篇幅地介绍了我们的小邻国不丹,我只在初中的地理课本中有点印象的那个小国,它的国王旺楚克四世在1979年就提出了“国民幸福的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的治国理念。这个国民幸福总值被称为CNH,也称幸福指数。
2008年,不丹国王批准了第一部宪法,宪法的第九章写入了:“国家应该努力去发展那些有利于国民幸福总值的追求成为现实的条件”。并把幸福指数从九大方面进行量化,主要包括:精神上的幸福,健康,教育,时间的使用和平衡,文化的多样性和弹性,好的治理,社区的重要性,生态的多样性和弹性,生活标准。毕淑敏当时在打印机上打出了用于调查幸福指数的290个问题,共34页,用的是那种古老的带孔的连续打印纸。她说“这条长长的纸带,好像是一匹藏着幸福精灵的土布”。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比不丹人有更多的金钱和权势以及名牌,但他们却不一定比不丹人拥有更多的幸福。不丹国王多年的坚持付出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不丹国民的幸福指数显而易见、世界少见。现在英明的不丹政府在医疗和教育的预算每年占国家的三成以上,早就实现了所有孩子免费接受教育、所有踏入不丹国土的人免费接受医疗。试问,偌大的地球,有几个国家能做到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的给予进入自己国土的人免费医疗呢?
所以,不丹人的幸福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正的幸福。
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依然幸福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每学期两块八毛的书学费,上了两年小学的我因此不得不辍学在家。
开学后的每天下午,村里其他伙伴放学回家的时候,少不更事的我会斜靠在门边,看着他们垮着书包,从公路边蹦蹦跳跳的回家。母亲和姐姐看我这个样子,起初并没在意,后来看我每天都那样守在门边,知道我还是想去读书的。于是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母亲,在别的孩子上学十多天后,去她的娘家找我二舅借了三元钱,送我去了村里的那所红砖墙的小学。
我又开始了读书的日子,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裤去镇里参加竞赛,就着学校食堂的干饭吃着家里自带的辛辣的“榨广椒”,在被老师批评后赌气利用中午的时间疾走几公里路回家扛柴禾回学校上交……初中毕业,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并在三年后顺利考入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入大学跳出农门的孩子。
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心里并不觉得苦,至今仍很感激母亲那天去借钱送我去了学校,感恩姐姐们支持我继续去读书,感谢一路遇到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那时的我,没有想的很多很远,只要有书读,只要能跳农门,只要有份工作,似乎只要能傻傻地继续往前走就心满意足了。哪怕大学毕业那年,我最初的工作分配很曲折也很不理想,但那份坦然的面对也算是一种知足吧。
凡事多往好处想,好好说话,幸福依然在身边
最近我常常在脑海中问自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感觉压力这么大呢?为什么我们越活越觉得不轻松了呢?我们一直以为的幸福究竟跑去哪儿了呢?
想起央视记者曾多次路采国人:你觉得幸福吗?你希望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呢?国人的回答虽然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我们感觉到了:那就是大多没有那种源自心底的真心的幸福吧。
前几天,有人找我聊天,似乎是有意识地问我对Y君的看法(因为Y君最近摊上事了),我说:他很务实呀!是个想做实事努力做事的人。我说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呢?他说就想知道我对Y君的看法。
接着他又问我:你觉得H校长这个人怎么样?我说:我看人都看好的一面,H校长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也是个用心管理学校用心对教育付出的人。
他不再问了。其实我知道他也许是想从我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某些看法吧。但我一直就是看人多看别人好的那面。虽然我知道现在有些关于他们的传言,可是我不知道我也不去关注那些,我所看到的就是他们展现的好的那一面呀。
而且,之前和H的工作接触中,我确实了解到H就是认真负责有思想会管理的人,她放弃城里优渥的生活,放弃需要照顾的孩子,只身远赴偏远的山区学校一待就是5年,每到一校都倾力去管理好学校,都为当地的教育努力付出,就这一点,又有几个能做到呢?
Y君虽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也许我并不了解其隐藏在背后的另一面,但我接触到的就是他一直努力想为当地教育做些实事,包括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尽职尽责地冲在教学一线,前几年也确实为当地教育作出了一定贡献。虽然后来有些心里不平衡吧,放松了对自己的一些要求,还有些刚愎有余变通不足,加上不唯上,所以常常是那种苦也吃了戏却不太好看的人。
对于我来说,我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多看人好的那面,好好说话,于人于己不都好相处吗?
当然,并不是说我就只会做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实际工作中,我给人的印象是原则性强,说话直。正像有些文章里说的,很多人说话太直,连再好的朋友也会受不了。说话直的人往往还不忘记自己补充一句“我这人说话比较直,别见怪”。现在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会自我自觉反省一下,以后不可“以说话直为由头去伤害身边的人”,还是要学会好好说话,心平气和地去和人沟通。
以前,我觉得自己不会虚情假意,只知道真诚待人,工作和生活中多想人好的那面总是没错的,我也不太容易去恨一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凡事多往好处想,心中就没有那么多恨。记得以前参加工作十多年了,还常被上司说太学生气,不懂人情世故。可是,自身骨子里的东西可能一下子也改变不了吧,后来我常常自我安慰:凡事往好处去想,不是更让人心情放松,不是更懂得人情世故么?
我常常这样想,工作中我们已经很认真负责了,已经很累满负荷运转了,那生活中就要相对简单放松一些,所以我始终坚持“努力工作、简单生活”的信条。
人的精力和身心都是有限的,尤其精神不能全天候地紧绷着,得张弛有度,工作时间咱不能放松,那么工作时间之外,咱们就要轻松随意一些,这样的人生才好不断调整,才会走的更远更好。
我也终于醒悟:我们不能啥都想要,想要的太多,人就会很累也会束缚自己。所以,从最实际的最近的目标开始,一步步去努力就好了。
海蓝博士曾说:“如果您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世界,每一个愤怒、发脾气、生气的背后,都是对爱的呼唤,你就更容易理解别人了”。她还有一套控制自己不发脾气的“剥洋葱法”法很有启迪意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学会好好沟通,好好说话,试着凡事多去想别人好的那一面,多换位思考,多去观察体会身边人的优点长处,学会感恩,慢慢就会发现,温暖和幸福早已悄然围绕在我们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