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我家也如此,我常常情绪失控,糟糕的情绪泛滥,孩子自然成了“受虐“”对象。
我再三总结反思,内心总规劝自己,要情绪稳定,可每每面对具体事情,还是会失控。或许,我有强迫症等,我常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
最近,孩子跟我对峙时,常说,您把当做别人家的孩子了,而先生也常说我,内心过于好强……真不希望,自己成为那种,自己能力不够,把所有希望强压给孩子。不知不觉中,我在这样的错误教育路径上越走越远。我在想,真应该拿出对别人家孩子的宽松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有时,过高的要求无碍乎期望孩子未来比我们飞得更高,可是过多的关注,孩子的羽翼缺少锻炼,哪有机会展翅高飞呢?
我们本是普通人,孩子只要身心健康,脚踏实地,相信路应该会越走越宽。何必为了考试名次等,次次发飙,次次失控。孩子的心,也被自己的虚荣心伤得稀巴烂。为什么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这是家长的强权主意。
若是别人家孩子考试丢一分,我都会善意地鼓励道:“这很正常,哪有百分百宝贝,已经很棒了。”可当自己孩子发生同样的情况,就会劈头盖脸地批评,我是典型的双标家长。
有时独处,我在想,若我家的孩子放在别人家,我一定会见一次夸一次,可是在我家,总被我训斥。若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定很窒息吧!过多的关注,过多的要求,过多的干扰,过多的批评……从此刻开始,每当想发脾气时,想想这是“别人家的娃”,让自己闭嘴,摘下给孩子贴的那些负面标签(比如:千年老二等)。
若存在教育规则,我应该闯了无数次“红灯”,无数次的肆无忌惮。比如今天中午,孩子告诉我,他选上了运动类校队,信息学校队落榜了,但不影响参加后面的各类比赛。孩子还很乐呵,因为运动类是他的弱项,为此他花了些心思,或许是因为他觉得挑战自己成功了。信息学校队呢?他之前在预备队里,这次临时组织了选拔考试,之前不在预备队的孩子进了,他出局了,他解释说因为考试里的一个知识点,他们的老师暂未上到,秋季会上,所以不会做,没选上很正常。瞧他这一乐呵劲,我顿时火冒三丈。我的角度:预备队队员给出局了,邻居小孩非预备队入围了,孩子的角度:不会自然不会,等学到了,把知识掌握了,不就可以了。何况后面也不是只有校队成员才能参加市区比赛。孩子的佛系,我的虚荣心,心灵再次碰撞,撞出了火药味。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太在意每一次的节拍,节奏就乱了。愿这是最后一次触犯“教育规则”,做个遵守教育规则的家长。至于是否合适,用未来的时光去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