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
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 “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炕上,后来母亲就开始随便地翻他的衣袋,只留下那张车票。
后来,他恋爱、结婚、生子,开始每两个月回一次家。
再后来,他担任单位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尤其是他有了专车,没必要再坐长途汽车,他开始适应不了长途车的颠簸,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他索要车票了。
10年过去了,他已是市里的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老家的弟弟来了长途,说母来突患脑溢血,生命垂危。
100公里对他来说是短途,一个小时以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他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去世了。
他带领兄弟姐妹们,披麻戴孝,安葬了母亲。
整理母亲的遗物时,他从那只祖传的樟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中学课本,那是昔日母亲用来塞鞋样的。他翻开来,啊!书内竟整齐地夹着一叠车票—他当年每次返乡看望母亲时留下的车票。
他的泪水又一次地涌了出来,他后悔,为什么母来健在的时候不多回几次家?他还突然想起,这么多年来,母亲还从未到他的四室二厅里住过一夜!
回城市时,他只携了那一叠花花绿绿的车票。
他常常把车票的故事讲给父母尚在的朋友们,极力使他们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他说,多回家看望几次老人吧,哪怕只停留片刻,否则,你也会有深深懊悔的那一刻。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成家多年了,虽然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但由于事情太多,老是抽不出时间回家。总觉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总在那个老家守候着,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某一天听到某首歌,突然间醒悟过来,原来一直以来自己错了。于是,回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父母正在家做什么事。进了家门,看到父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母亲渐渐苍老的脸,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被浓重的商业化气息包围,就像是被捆绑在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不知不觉中我们是否疏远了那份真挚的情感?父母亲的牵挂是那样纯洁、无私和默然,如夜晚天空中的明月,柔静地照耀在儿女们的心中。当我们品味了那“一叠花花绿绿的车票”背后的牵挂,体味了作品中的“深深懊悔”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头脑受了怎样的启迪呢?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巨大的遗憾还继续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如果你还幸福地拥有父母之爱,那么,请别忘了,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听听妈妈的唠叨,和爸爸谈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