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有一场线下教练交流活动,各位伙伴们将针对教练的十一项核心能力交流,我将侧重在教练与客户同在这个能力上做分享交流。
同在和临在都是同义词,似乎临在会更精准一些,最早在西方冥想中常见到这个词。
同在临在是是有觉察力的安住于当下,活在当下,活在每一时刻,关闭头脑的思考,停止思维,敞开心扉,心无旁骛,用心感受内在的情绪、能量变化,觉察力就是观察自己头脑里思维的能力,作为自己喋喋不休的思想之流的观察者。关注当下,并成为你思维观察者。
2013年开始学习十日内观禅修时,体验到活在当下,观呼吸,感受呼吸的气流、温度,觉知身体上的感受,保持正念,专注于此时此刻,如实观察身体的实相,不做任何评判,扫描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坚持六年的内观禅修对于教练的自我觉察力及临在状态大有助益。
今天再次从书架里顺手抽出来《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多年前曾经读过,今天再次重读此书,随着阅历的增长,自然有了一番新的理解和收获。
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停止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等,经常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做观察思考者。倾听它、关注它。创造无思维的空白,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创造性突破来自于无思维状态。无心插柳柳成荫,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开悟,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苹果掉在头上,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等。
痛苦有两个层次:现在产生的痛苦和过去产生的。别在当下制造更多的痛苦,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定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过去的痛苦:瓦解你的痛苦之身。不做抗拒,不做评判,保持临在,只是观察你的内心感受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情绪是身体对你思维的反应。
观察内在,感受情绪的能量,
禅宗中讲“”啐啄同时”,在教练对话过程中,犹如老母鸡孵化小鸡,在破壳而出时,需要老母鸡外在啄,小鸡在壳内同时向外啐,恰到好处,教练与客户同在、同步、同时,既不可拔苗助长,又不可守株待兔。一切都是即时生发,产生化学反应。教练与客户建立深度连接,才能产生亲密关系和信任,教练建立当下感,放下掌控,放下小我,放下工具流程,放空自己。教练不聚焦故事,而是聚焦结构,教练与客户的结构摩擦碰撞产生火花。回放客户时,精准找到客户关键词,并以同样语调回放。
教练与客户的关系就如同两杯水,教练和客户各有一杯自己的水,教练必须先要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空倒掉,然后,将客户杯子里的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带着真正的好奇心,再将客户的水从教练的杯子里倒回客户的杯子里,用客户的语言语调精准回放,不能参杂自己的语言。教练的杯子里不能再自己生出水来。两个杯子代表着客户的结构和教练的结构,水代表着客户的故事内容。
当遭遇客户的阻抗和挑战时,如何与客户保持同在状态,站稳教练位置。
客户同在
保持自我觉察,先与自己的内在同在,再与客户同在,对话全过程保持与客户同在的状态。
保持清醒觉察并与客户建立自然的关系,采用一种开放的、灵活的、自信的工作方式的能力
- 在教练过程中是全身心投入的、灵活的,活在当下;
- 利用自己的直觉并相信内在洞察力——“体察本能反应”;
- 愿意探索未知并冒险;
- 看到帮助客户的多种途径,并且选择当下最有效的一种;
- 有效地运用幽默创造轻松和能量;
- 自信地转变视角,并且为自己的行动尝试新的可能性;
- 在应对强烈情绪时表现出欣赏,能够自我控制并且不受客户情绪的影响和困扰。
【大师级教练MCC解读】
这项能力的基础是伙伴关系和对教练对象整体的觉察。这种伙伴关系由教练对教练对象的整体(他们的情绪、能量、智慧和学识)的深度觉察和包容而得到加强。对伙伴关系和教练对象整体的关注,促使教练行为从套用术语和模型的的方式转向更加自由流畅的谈话。这时教练是在回应教练对象在谈话中提供的信息,既包括他们所说的内容,也包括他们说话的方式、他们对谈话的反应以及他们在当下的能量变化。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要着眼于教练对象的整体——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能够成为谁。聆听他们在生活中如何表现自己以及那对他们的生活现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注重关注教练对象的能量,以及这些能量是如何表现在他们的声音、语调、节奏和身体等方面;当心你自己的准则,学会把它放下并聆听教练对象的准则;要关注到伙伴关系,包括共同设计教练过程,寻找机会帮助他们确切表述他们自己的学习收获,以及在当你听到多种选择时,把它们回放给教练对象并且询问他们想要考虑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