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讲则讲,当不讲则不讲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到底应该怎么上?当学生问的问题是深入思考之后的困惑,是思维被激活之后产生的困顿,是学生急于知道而又不知道、感兴趣但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一定要讲。
当课堂到了一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做?是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还是让学生课下去查阅资料、询问家长?不,在这些有深度的问题面前,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教师讲授。
在学生急于了解的知识面前,在学生急于了解的时刻,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用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有收获,有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剥夺了教师的引领权。教师,当讲时一定要讲,否则就是拿着“新课改”作幌子,在课堂上“不作为”。
有选择的讲授更难,因为需要根据教学情况临时生成讲解的内容,这样的临时生成,就需要更强的实力,更广博、更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足够的应变调控能力。
教学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评价教学观是否符合现代理念,不仅要看“要不要讲”,还要看“为什么讲”和“讲得怎么样”,任何不分学习内容,不看学生实际情况,不顾教学目的,机械理解教学方法的做法,都是不够全面的。
孙绍振先生曾经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是的,课堂上,学生厌恶的不是讲解,而是重复他们已经懂得的知识。
语文课堂上要学习的文章无论是思想内都与现实生活相近或相通,学生只要扫除了生字难词的障碍,就能基本读通。但他们往往看不出文章中用得特别精彩准确的妙词佳句,或者作者在构思上独具匠心的精妙之处。对于这些学生体味不到的地方,教师就要着力指导。
如果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就要指点“所以然”;如果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师就要指点“其二”。语文教学要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讲在学生的疑难处,讲在精要处,讲在精彩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讲,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让学生从标点中发掘作者潜在的情感,从字词中揭示文章的密码。
我们不要谈“讲”色变,课堂的无效或低效并不是因为老师“讲”了,而是因为讲了不必讲的,或是因为讲得不够精彩。我们既要避免传统课堂上教师主宰课堂一讲到底的现象,也要避免不敢讲的现象。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尽可能退到课堂教学的背后,使自己的作用趋于无形。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师“零参与”,而非教师的不参与、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