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风送爽,菊花飘香的金秋时节,11月2日上午,我们白道口镇中小学的14名教育追梦人在李艳民主任的带领下坐上中巴车,历经3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古都开封,探寻教研之真经。此时的古都开封到处弥漫着菊花的清香,香气四溢,闻着菊花的馨香,2018第三期中小学教研(备课)组长绩效核心能力研修班的学习拉开了帷幕。
感谢校领导的信任,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全国智慧教育基础教育研究院给我们搭建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各位专家的不吝赐教;感谢各位名校长们的精彩无私的分享。三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我收获满满,看到和听到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新方法,新思想。他们的的智慧之光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着我前进的方向。
我虽然作为一名教研组长,说实在话,一直以来从未审视和思考过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杜晓波校长的报告《追求卓越》,从教研组的定位,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到组长的工作方法技巧,再到常规教研活动的有效管理,以及常规教研活动的创新,内容非常丰富。给我指点了迷津,教我们如何解决教研活动中的困惑和迷茫,明确了教研组是学校的基础研发机构,是校本研修的最基本单元, 是教研组长和成员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教研组姓“研”不姓“教”。它的灵魂在研究,目的在发展、形式在团队合作,目标在共同成长, 有时还是”小衙门“,教研组长还是个小“芝麻官,而不是传话筒、保姆、司仪。教研组的每个人要人人有事做,成果人人共享。他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剖析讲解了教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操作性极强,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非常实用。对于集体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他提出个人复备(个案):突出“备学情”; 课上续备(续案):突出“备生成”; 课后补备(补案):突出“备反思”。评价备讲批辅一体化诊断——诊断和促进 ,首先对全体成员进行分工。各组拿出各自报告进行全面交流。组长(学科骨干)与做课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写出诊断报告。利用智能手机的群聊功能进行听评(观议)课 活动步骤:一、工具准备:智能手机、爱剪辑软件二、建立一个听课群,听课人员加入,并做好分工。三、教师进行教室听课将自己记录的视频和图片发送到群中,并做好记录。四、利用爱剪辑软件对自己所录的视频和图片进行编辑,标上文字说明。五、在充分相互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视频图像+分析的诊断式听评(观议),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也许一个人也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却可以让你走得很远!让我们教研组的每个成员都能从旁观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参与者,依靠团队的力量与智慧,让每个人走的更快更远。
学校教学重在“研”,只教不研难以发展。只有教师的情怀,却无教研的精神,怎能发展。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教研主任贾红霞给大家带来了震撼!《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理论与实操》的报告初听让人一头雾水,接触后启发颇多!一说“切片”,不由让人想起了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的洋葱片,生物课上的印象太深刻了呀!可没想到上课也能切成片细作研究!慢慢听来逐渐明白,“切片诊断”就是把老师上课给录下来,然后针对某个问题环节回放细看,查阅文献资料,找出理论支撑,诊断原因然后加以改进 。高!我觉得这样做针对性会更强,把问题放大去看,更容易使缺点得以呈现,老师也就能在细节上进行推敲,关键处巧做设计,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的高效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贾老师相遇。由此我与“教学切片”相识。说实在话,第一次听说这个“教学切片”这个词。感到一头雾水,听说过“洋葱切片”“病例切片”,怎么不知道教学也能像洋葱、病理一样放在“显微镜”下进行剖析,感觉很震撼,很匪夷所思。 听过以后耳目一新。原来“教学切片”就是把老师上的课给录下来。然后针对某个问题、某个环节进行回放,让老师们细细品味,然后查阅文献资料,找出理论支撑,找出原因,然后加以改进。这样每位老师都能够看着教学片段,然后仔细推敲。去找里面的优点和缺点,更形象更直观地呈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贾老师还对学校教学切片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加以了叙述。那就是“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让我们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有法可依。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贾老师的教学切片为抓手,进行我们学校的教研。我想着这样会让我们的老师们进步的更快。
针对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挺喜欢贾红霞老师。他所做的。教学切片。说实在话,第一次听说这个教学切片这个词。听过以后耳目一新。以后教学的时候可以截取一个片段。每位老师都能够看着片段。去找里面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更形象更直观。让老师们看着片段去感悟和领会,取其精华,对于其中的瑕疵,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研究出解决的方法。贾老师说的教学切片和朱老师的微信群诊断听评课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贾老师不但自己认真地做着教研,还成立教师工作坊,带动学校老师,带动乡镇教师搞教研。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贾老师把教研辐射开来,以县带乡,这才是教育者的情怀,这才是大家的风范。
河南名师朱先河,他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讲座《课堂观察、评议的方法和策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师由传统的观评课谈起,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科学的听课评课和议课。他分享的课堂观察量化评定,颠覆了传统的评课方式,从课堂观察4个纬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用观察数据,用科学技术来改造我们的听评课,他告诉大家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诊断课堂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而不是为了面子等空话、客套话连篇。使听评课指向更具体更明确更高效。他强调搞教研活动一定要做细,做精,做透,真扎实做,观课要注意课堂的细节,细到老师的目光手势,细到学生的情绪坐姿;他强调了听评课要有数据做支撑,那样去评才有说服力,所以观课要有分工,要注意做数据统计,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中间,朱主任不时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穿插讲述一些案例,现场氛围严肃而不失活泼,轻松,朱主任带来的分享可以称得上“及时雨”了!原来袁校长也是要求我们带着目的,分工去听课评课的,但没有细化到数据分析。 讲座过程当中朱老师金句频出:“教育就是回应”,“课堂管理大于课堂教学”,“课堂要给孩子安全感,让他获得尊重"。朱老师在提问时,让不会的学生这样说:老师,我正在思考,这样极大的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保护了学生的面子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时我在上课时专门挑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意思是提醒他们不要分心,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今后尝试运用朱老师的方法试试。
今后我要运用贾老师的教学切片去研究,用朱老师的数据方法去分析,这样学校的教研活动才能有量的变化,质的飞跃!
古都漫城的金菊秋韵让人陶醉,智慧教育研修班令人留恋……相聚是缘,聚也依依,散也依依,但聚散皆为教研,愿你我能够以点带面,在教育中不断摸索,把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慢慢内化。既有专家引领,把实操技术倾情相授,又有体验式研修。工作是福,生活如歌。让我们歌唱生活,享受工作,都能华丽的转身,成功的蜕变,使教研之花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