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米宣
校对:哑铃 艺霖
编辑:杨荷 哑铃 艺霖
Day6 如何区分“感受”和“想法”
今天的练习是区分“感受”和“想法”,像昨天的“观察”和“评判”一样,在我的生活中还是“想法”和“评判”用的多,感谢杨荷老师课后提醒,用一天觉察练习。
昨天晚上儿子和老公洗澡,让我买瓶洗发膏。我说:“有啊!洗发膏就在放洗发膏的位置上呢。”老公又对儿子说:“妈妈说洗发膏在放洗发膏的位置呢,好有意思啊。”我随后推门进入,指着洗发膏生气地说:“那就是洗发膏,你刚才说的话我感到被嘲笑。” 随即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争吵。今天听课就让我想起这件事,“被嘲笑”是想法,不是感受,导致我很生气,也引起我们后来的争吵围绕在老公是不是嘲笑我的问题上,令我好痛苦。
发现是成长的第一步。
Day7 区分“需要”和“策略”的好处
今天刻意练习的内容是“需要”与“策略”,我们的每一个需要,都可以有很多个策略来满足它。
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需要支持,我学习时要老公看孩子,要和小伙伴一起练习学过的内容,我要察觉生活中的NVC。我需要安全,我要努力工作,在经济上做到自给。我需要学习,让内心强大起来面对生活。我要察觉并运用NVC,创造良好家庭氛围。我要经常约朋友,让我们感受到彼此是有连接的。
Day8 区分“请求”和“命令”的收获
“请求”与“命令”在区分时关键点在当对方拒绝后,你的反应。请求是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听到请求的常用句式“你可以帮我……吗?”“你能不能……。”
晚上做饭时,我“请求”老公:“你可以先用刀,把鸡翅打个花刀,再放锅里吗?这样好熟的快一点。”
睡觉前,我“请求”儿子:“我可以和你一起刷牙吗?”在刷牙的过程中:“你可以刷刷牙齿的里面。”在学习后能感觉到出来,我的语言模式在从“命令”向“请求”转变。“你快点吃饭!”这种让人听了就不愿行动的命令语言在消失。“请求”语言有意识的充满着生活中。庆祝,今天的这三个“请求”就是“请求”,不是“要求”。
Day9 记录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建立高品质的连接。
Day10 用“观察”书写一件烦恼的小事
“观察”一件小事。这学期开学以来,儿子早晨没有主动洗漱过,每天需要提醒,在提醒中,一周也就有一两次洗漱。今天7:00起的床,穿好衣服走出卧室,孩子爸爸说:“洗脸刷牙,吃饭了。”儿子不说话,我说:“陪妈妈一起刷牙吧。”我进了卫生间,拿起牙缸,说:“你可以把刷牙当作一个游戏来玩。”儿子靠在卫生间的门框上,看另一侧门框两侧的金属包条,说:“好好玩啊,妈妈,你看看啊。”我应付地看了一眼,我的整个脸可以全部照在宽7、8毫米的金属条上,呈现出细长的状态,然后笑着说了一句:“真好玩。”又继续刷牙。我一边刷心里一边想:这个臭小子,这么半天还不刷牙,是不是一会儿又跑了,今天又刷不了了。先不说他,再等等,如果一会儿他不刷,离开这儿,我再问他这会儿需要干什么。这时他走到面盆前,拿起了牙缸接水,电动牙刷的手柄在牙缸里泡着,我说:“牙刷不能在水里泡着”(思考:我在用“不能做什么”,而没有告诉他“需要做什么”)。儿子打开牙刷,先把牙缸壁上的沫蹭了蹭。我又说:“牙刷是用来刷牙的。”在整个刷牙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儿子的肚子顶着面盆边;牙缸没拿稳,掉了一次,面盆里有些水,晃动了晃动,庆幸水比较少,没有溅到衣服上;停止刷牙,含了口清水,咕嘟咕嘟吐了,重复了2次。刷完牙后,用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水和嘴边的泡沫就去吃饭了,没有洗脸。
欢迎大家来找茬。
Day11 用静默或复述的方式倾听一个人
先自己庆祝一下,我坚持了十一天打卡,已经一半了。北京线下时正好在参与“提高孩子学习动力”的打卡,第一讲就是写出自己的十个梦想,在苦思冥想了两天之后,好不容易才凑了十个梦想。线下课程结束之后,有21天刻意练习,我就把它也当成了我的一个梦想写了下来,希望能坚持完成,体会自己的改变。我也被自己感动到了。
今天是用静默或复述的方式去倾听他人。这是倾听的第二个层级,如果说和学习NVC的其他小伙伴练习复述式倾听,自己感觉是相对简单。但和同事、家人没有提前告知的话,就会让他们感到是不正常的。
上午在单位,我们一边忙手头上的事儿,一边听一个同事在那儿说她女儿头上起的毛囊炎,她女儿学习成绩很优秀,今年初三,因为头上有毛囊炎,离中考还有半年的寒假,就从原来的住宿学校转到了县城的初中。我们低头干活时,就感到她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感到她的无奈,一直想着今天练习的内容,我就刻意抬起头看着她,选择静默,我们四目对视,随即我就站到了她的对面。一下子感到打开了她的开关,说她女儿原来的住宿学校是怎么挽留他们的……能感受到她女儿就是她的骄傲,她以女儿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