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说话早,话特多,只要醒着,说个不停,而且表达得很恰当。当我发现她这个特点的时候,好好找了找原因。
首先排除了遗传因素,因为我和她爸爸都属于不善言谈,不会说话的一类人。桃桃很好地弥补了我俩的缺点。除了直系,近亲中好像也没有谁有此特长。
于是,我认定工作起到了胎教的作用。尤其是孕后期,连讲两节课,累得很带劲,估计宝宝听得也带劲。一定量的听力奠定了语言输出的基础。但这一点儿,很快又得到了否定。因为同事的孩子们,也有说话晚和不爱说话的。可见,这个想法不靠谱。
苦思冥想,我只能认为桃桃具有语言天赋。天赋这东西,最不需要解释。可是我又对比了一些“神童”,发现如若是“天赋”的话,真该有“神”的地方。可我的宝贝也没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只能算正常吧。
每天听着桃桃的小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有时听见她说的话挺好玩,忍不住笑,忍不住亲亲抱抱。我真想搞明白桃桃是啥怎样练成天天脱口秀的。直到有一次,我从她的话里得到一点暗示。
桃桃喜欢看一部动画片,名叫《小公主》。有一天晚饭,我喊:“桃桃公主,该吃饭了。”桃桃立刻回答:“我不是公主,我是桃桃,大名田诗语。”喊她公主不是第一次了,每次的回答都是这一串儿。不过这一次,我记住了她的大名。
这名字的来历得好好说说。桃桃出生快一个月了,名字还没想好。我觉得一直叫“桃桃”也挺好,毕竟这名字是我老早就梦到的,为了怕忘,先于桃桃而给一个布娃娃命名了。老公觉得“桃桃”不大气,只能在家里叫叫,必须有个正式点儿的大名。眼看办出生证明的期限快到了,赶紧想吧。和其他父母一样,我们也列了满满一张名单,有网上查的,有家里人赞助的,也有朋友花钱起的挑剩下的。看着眼花缭乱的名字,我们总觉得不够诚意,一个一个否定,剩下几个,读来读去,总不满意。
起名这样的大事尽管很烧脑还得靠自己。我和老公两个常人,非想给孩子起一个不同寻常的名字,肚子里那点儿东西真是捉襟见肘。于是老公冒着严寒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一本《唐诗三百首》。后来的情节证明这两本书压根儿就没派上用场,但至少装出了文化人的样子。
在准备去办出生证明的前一天,名字还没想好。我和老公商量:“想没想好明天都去办理,在家想不出来就现场起一个。”老公道:“行,就这么定了。”我们相信压力可以激发潜力。这天下午桃桃睡了,我们翻着翻着书也都睡着了。我迷迷糊糊地听见老公说“想起来了。”等我睁开眼时,只见他在纸上写了“田诗语”三个字。“诗语”首先让我想到了“诗意的语文”。人总是能把一个新鲜事物和自己产生联想。挺好,通过。问怎么想到这个名字的,答梦到的。周公又显灵了!
桃桃的大名到手了。老公又查了查同名率,全国同名的,全市同名的以及同名同姓的,发现“诗语”真不少,周公智慧哪抵得过我泱泱大国。如若雷同,实属巧合。
时至今日,我怀疑桃桃话多是拜名字所赐。“诗”“语”都从言,能不话多吗?
成长之路漫漫,唯愿宝贝,多读书,读好书,少废话,无空话。诗语人生,言字作旁,出口成章。
附:“诗语”二则
桃桃:pig pig pig ……
我:桃桃,pig是什么呀?
桃桃:pig 就是 pig呗。
我:你叫什么呀?
桃桃:我叫桃桃。
我:桃桃是谁啊?
桃桃:田诗语。
我:田诗语是谁?
桃桃:是桃桃。
我:哦,你有两个名字啊。
桃桃:妈妈你再问呀。快点问啊。
附:“诗语”的出处,以慰其父之初心。
《汉书·礼乐志》:“其威仪足以充目,音声足以动耳,诗语足以感心,故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论其数而法立。”
(宋)刘攽《和杨十七伤苏子美》:“穷途诗语尤慷慨,暮年笔法加豪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