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接纳力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家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问题本身从来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才是。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强的接纳力时,我们会不经意间发现,孩子也拥有了能让自己持续幸福的能力,即幸福力。幸福力的呈现是:我很好,你也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好。
接纳力是一种能力!人人都可以拥有它,同时还可以不断的提升它。接纳力是一种能让自己持续扩大心胸容量,逐渐能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的能力。
2,接纳力呈现的方式
父母的接纳力呈现为虚、弱、柔,如坤为大地,接纳万物。
柔:温和而坚定
“柔”是指具有接纳力的父母,在说话的时候用不着带着情绪,用不着以势压人,温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就好了。
在做到“柔”的过程中,作者有三点体会:一是内心用力代表了我还是只愿意接受某一种结果;二是无论如何,做到“柔”,至少给孩子反抗和反叛的空间,同时也逼迫我扩大心胸格局,接受和理解预期之外的结果;三是我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便会如何对待我。
弱:从示弱到真弱
“弱”是指具有接纳力的父母,用不着在孩子面前逞强,更愿意自己处于弱势,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力量。
我们不懂孩子的生命密码,不知道他长成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在他的生命中会有怎样的际遇、会有多少贵人相助……也许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让我们更加懂得自己领略生命的精彩,而不是真的教会孩子什么。
虚:给孩子空间
“虚”是指具有接纳力的父母乙,愿意给孩子自由、自主成长的空间。空间是否给够,只需要看孩子做事情,在父母面前和不在父母面前的表现是否一致。表现一致就说明这个方面给的空间足够,孩子已经习得了相应的行为准则,不用避讳父母就可以自如地为事情负责。
“虚、弱、柔”中,“虚”是最难做到的,“虚”的主旋律是信任和放手。
3,父母的接纳力可以成就孩子的幸福力
个人幸福力、人际幸福力、群体幸福力是一层一层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很好,我才可能发自内心不带羡慕嫉妒恨地说你也很好;而我和身边的你都很好,我会很容易看到周围世界的真善美,我会自觉自愿地为了维护世界的美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便是群体幸福力。
我很好,即,拥有个人幸福力。无论孩子的天性是否积极乐观,妈妈足够接纳,就足以让孩子从内心生发出个人幸福力,觉得自己足够好。
你也很好,即拥有人际幸福力。父母不以某一种条件和要求来衡量孩子的社交,才能更好的感知孩子何时需要怎样的支持。接纳孩子在社交中可能吃亏、可能不爽,并感恩一切带给他挫折的人和事,这样的态度能够帮助父母们沉静下来,看清楚孩子的成长轨迹,适度出手,帮助孩子发展出人际幸福力。
我们大家都很好,即拥有群体幸福力。
幸福力是一种能让自己持续幸福的能力,长在孩子身上,谁都拿不走。我们无法陪伴孩子的一生,但是幸福力可以。
4,接纳力和幸福力相伴而行
拥有接纳力的成人必然会成为拥有持久幸福力的成人。一个具有接纳力的成人,他的幸福感不会随外界的境遇而改变,他拥有无论什么境遇都能让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同时,拥有幸福力的孩子也必然会逐渐拥有接纳力,在悦纳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理解和接纳生活。接纳力和幸福力相伴而行,最终将成就亲子两代人的生命绽放!
有接纳力的父母一定会养育出有接纳力的孩子,不是因为身教胜于言传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们会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慢慢生长,在不被评判不被打断的生长过程中,孩子的生命状态有个基础的色彩就是觉得自己足够好,在这样基本的幸福状态中,孩子不需要防御外界的评判,更能够敞开心扉,充分感知自己和外界的互动,通过感觉、转化、提取、整合,最终达成对外界的理解和接纳。
以上内容全部来自海文颖老师的《接纳力》
你的孩子,都不是你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是借你而来,却不是因你而来
尽管他在你的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以给他思想,
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荫庇他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的灵魂。
因为他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在梦中也不能见的。
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却不能使他来像你。
因为生命不能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你是弓,你的孩子就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来。
让你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身边就充斥着各种声音。小孩子不能惯着,要是习惯了抱着睡觉以后就有会有你受的;小孩子应该听话,这么小就要顺着他,那以后长大了就没人能管得了;小孩子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讲卫生,好好吃饭;读书最重要的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先完成作业才能玩,做作业一定要认真;对人要有礼貌……我听着,践行着,也传播着。
我努力的想做个好妈妈,看到孩子有一点的不符合规条就赶紧制止,帮他纠正。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忘了自己小时候是如何长大的,只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就需要即时改正,否则型成习惯一辈子都会是这样。不是说三岁看老吗?我完全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肆意的打乱他自己内在的生长秩序。因为有人告诉我,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如果长歪了只要及时纠正,借助外力的影响也还是能成才。
过多的干预和指责从小给孩子的感受就是我不够好,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大人的要求。我反正就这样了,索性做自己吧,父母都不理解我,不懂我的想法和痛苦那我为什么还要相信他们,听他们的话。
尹老师说:“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充满教育的正能量 ”可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一直是带着情绪的,你不听我的话,我很生气,因为你不尊重我的权威;你考的这么差让我生气又难过,你的成绩让我觉得很没面子,我这个妈妈做的好失败,我也担心你的未来,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像我一样没出息;我为你做了一个妈妈所能做的一切,你还不争气让我好伤心,好委屈,觉得我的孩子为什么就这么不体贴。
生气、难过、委屈我所表达的都是我的情绪,看不到真实的孩子,更不能体会孩子的感受。武志红老师说:“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在和孩子一起的相处中我只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把自己那些没被满足的对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他来满足我。
育儿即是育己,每一次的经历和冲突都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带给我们礼物,让我们去了解和疗愈内在那个受伤不被满足的小孩子。可我却一直把这个礼物拒之门外,固执的索取。
习得对孩子的接纳力,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他们的天性,成人只需要尊重和信任他,提供条件,激发和引导他。
成人的头脑有太多的成见和垃圾需要清理,要靠“拂尘”“拆台”才能获得接纳力。接纳过去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生命绽放的同时,还孩子生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