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斗


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与融合。这部“与人斗”的历史,构成了中国历史最富戏剧性的章节,也最深刻地锤炼了民族的意志与智慧。


内部而言,王朝更迭、农民起义、政治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统治者的智慧和社会的承受力。商鞅变法与旧贵族的斗争,王安石变法引发的党争,无不充满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这些斗争,虽然伴随阵痛,但在客观上推动了制度的演进、社会的流动和资源的再分配。尤其是一次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黄巢、李自成,直至太平天国,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它们沉重打击了腐朽势力,迫使新王朝调整政策,客观上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杠杆。在这种周期性震荡中,中国人对治乱兴衰的规律有了深刻体认,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政治智慧与战略文化。


外部而言,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周边民族的挑战。从汉与匈奴的长期对抗,到两宋与辽、金、元的并立与征战,再到明的抗倭、抗清,以及近代以来反抗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些关乎民族存亡的“与人斗”中,中国人并非总是常胜将军,甚至屡屡遭遇挫折,如五胡乱华、靖康之耻、鸦片战争之败。然而,正是这些挫折与屈辱,反而激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雪耻复国,其体现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坚忍,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一种重要的逆境生存策略。它教导人们,在力量对比不利时,暂时的隐忍和积累,是为了最终的目标和胜利。这种坚忍,不是懦弱,而是基于对形势清醒判断的、高度理性的战略耐心。


在漫长的对外斗争中,中国人不仅锤炼了军事技艺,更发展了高超的地缘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如“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更重要的是,在抵抗外侮的过程中,“华夷之辨”逐渐让位于更具包容性的“天下”观念,而“保家卫国”的意识则空前高涨,深植于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被一次次点燃和升华。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再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至近代林则徐、邓世昌、无数抗日先烈,这种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殿堂中最巍峨的支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
    君子_4998阅读 9,295评论 0 2
  • 第1章-中国远古人类文化遗址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 距今约204万年至214万年,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
    乔治树人阅读 3,502评论 0 1
  • 我不知道其他单位怎样,反正我呆过的单位,里面都充满了内斗,这种斗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明斗,有的是暗斗,有的...
    创造与激情阅读 2,578评论 2 8
  • 作者:张宏杰 作者写作从“中国人心里面”开始写起,“从里向外”推理出历史人物的当时当日情形。 就好像在一个悠悠雨天...
    朱小野阅读 2,844评论 0 1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2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