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换工作时,公司有一位元老级的同事。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在公司呆了七年,职位是主管,比普通员工高一级。
在我印象中,他是个工作很用心的人。因为同一个部门,每天下班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都能看到他依旧在工位上忙碌。
互联网公司,大家都知道,人员流动很快,常常会有同事突然离职,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私下会常常开玩笑说对方什么离职,有一段时间,有同事还会预测下一个离职的是谁。
但谁都没想到,下一个离职的会是他。在大家固有印象里,他就是部门里的常青树,下一个绝不可能是他,他离职的概率简直是低到尘埃。
他走的很迅速。从部门里的流言到他离开,也就两天的时间。
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虽然职位不是很高,但是现在的工作舒适又安稳,何必要去折腾呢?
我想他们是没有得到答案的。因为大家都在恍然大悟之后,带着讳莫如深的表情,心照不宣的表示了沉默。
我也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慢慢理解了他。
一份工作,怎么样才能够让你保持持续不断的热情,不骄躁,不气馁,以极大的热忱付出?
答案就是,我们在这份工作里,能够学不到新的东西,不断的成长,自己无法成长。一份无法学到东西,令自己无法成长的舒适区,单纯依靠喜欢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2
很凑巧的是,昨天看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面临选工作的时候,喜欢的底薪工作和高薪不喜欢的工作,到底选择哪一个?
初始投票,大多数的人选择喜欢的底薪工作。
其实这样结果在我预料之中。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试想,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生活,不奢求更加优质的生活,让你选择一份工作,你是选择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答案是显然的,没有人会在没有其他条件下,自己找不痛快,非得找一份内心抗拒的工作折磨自己。
可是我们大多数都是在人世间踽踽独行的普通人,没有王思聪的家世,没有豪气干云我就是豪门的底气。
生活让我们妥协,喜欢只是爱好,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能够真的把自己的爱好当作工作。但就像蔡康永所说,把自己的爱好当作工作,是一件对自己很严格的事情。
这意味着,你的爱好,你的喜欢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爱好,工作属性为它强行附加了很多东西。你不能还是纯玩乐的心态,你想着要把它做好,费尽心力的去呵护心中每一次摇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心力交瘁,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话又说回来,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工作,会渐渐厌倦?
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学不到东西了,发现自己正在舒适区里不断下坠,在现在人心浮躁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快速的成长,一个会令你停滞而无法成长的工作,毫无疑问仅靠喜欢是无法维持的。
3
我们很多人,都在从事着令自己无法成长的工作,也没有高薪。
精神无法满足,生活也是如此。但尽管这样,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选择离开呢?
就其原因,还是害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迎接新的挑战。就像前面提到的同同事那样,在一个岗位上停滞了七年,在日复一日里磨掉所有的锐气。
一个不断突破自己,在工作中成长的人,潜力到底有多大呢?
微信里有位好友,加她的时候,她刚把银行的工作辞掉,准备转行做互联网运营。
她很努力,常常在群里分享学习进度和课程笔记,不厌其烦给新进群的人回答问题,自己不懂得问题,也会说等她问过人再回答。
忘记是什么原因加她了,朋友圈里的她努力,乐观,又勇敢。
后来,从朋友圈里得知她顺利转行,进入一家很不错的创业公司,不久公司因其独特的卖点和优质的产品,很快一炮而红。
随着公司产品爆红,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她的薪资也暴涨。
再看到她的消息的时候,她辞掉了月薪四万的工作,做起了自由职业。原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借着工作之便,认识了很多业内的大神,了解的越深越发现自己的渺小。
如今的她,度过离职后那段艰难时光,找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伙开了公司,当起了老板,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开不完会议,对比当初的收入翻了不知多少倍。
她的成长历程,从银行职员到互联网运营,再到自由职业,还有之后的开公司,做老板。
每一次的转变,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她勇于跳出不能够让自己继续成长的舒适区。
或许她的故事是个个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让自己的成长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的。
4
身边常常有这样那样的朋友,跳来跳去,我们一边佩服别人的勇气,艳羡人家的成功,一边又安慰自己,他们只是运气好而已。
殊不知,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是在这样的抱怨中,越拉越大。
其实,离开舒适区的方式,并不一定是辞职跳槽,而更重要的是自我提升和成长。
除非是当前的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于你的成长。
停留在舒适区里,确实很安逸和舒适,但周围的圈子没有改变,能看得到的提升,只是相对于圈子平均水平的相对高度。
离开舒适区,去提升自己的平台,去做一些一直想做,但不敢尝试的事情,总有一天会看到天空的高度。才会知道,那才是人生里,应该见识的风景。
“天花板有洞的人可能会淋雨,但也能看到第一缕彩虹。”
走出舒适区,其实就是搬着梯子,把自己的天花板捅出一个洞。
淋点雨怕什么,爬出去,才能看到更美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