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直都被教育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所以到很后来才知道,有时候有心计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时,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
很长的时间里,我诚实的有些傻气,以至于在我的印象中,在大学毕业之前从来没有成功对家里面撒谎过的经历,唯一一次还被现场抓了个正着。
当时也就一件小事,6.1儿童节的时候,母亲让我自己从柜子里拿零钱出去玩。回来的时候问我拿了多少,我偷偷少报了1块钱,母亲和父亲笑笑看着我说:你是不是哄我了。那一瞬间我心跳飞快,脸马上通红。父母哈哈大笑,对我说:因为看到地上还掉了5毛钱,加上我说的话,我拿的钱肯定不是整10块这样的。我当时羞愧得很,毕竟从来没有撒谎过,这次好不容易大着胆子撒个谎,结果立马被拆穿了。那时候我其实不小了,大概已经快5年级了。记忆中那之前我就没有想过要骗人的想法,不管是不是善意的谎言,这之后更是被吓破了胆。
只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并不会偏爱我这样木楞的人,而生活本身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泾渭分明,所以很多时候对结果和答案的要求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如何取得一个平衡,最好的状态是不伤及他人下取得彼此皆大欢喜的结果。
只是我道理是傻了很多年,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
生活有很多个侧面,语言表达时原本就是有些苍白,并不能尽述生活的全部,而因此对于听着来说,在心中可能会对于表达出来的内容进行描补:从而很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同一个人说,不同的听众因为各自的经历和对事物的见解的差异,结果千差万别。而因此,像我这样傻愣愣的直接的人,很有可能在表达时心中想的是让听者明白我想表达的这个侧面的意思,对方却在描补后看到了其他完全想左的结果。
这这是件伤心的事情。
也因此,如果在并非黑白分明明显的事件中,保护好自己、不伤及无辜他人,并且能把事情尽量表达透彻,绝对是一项很棒的能力。而这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便会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心中有沟壑,或者说心有心计。
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我以为这是对成熟的社会人的夸赞,因为这样的人能更全面的分析看待事物,对待事物也更能保持冷静客观。
也因此,他们终究能把经历的事情处理的更好。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没有能力反抗大自然的这个法则的情况下,让自己保持一定心计,在不伤害影响到其他无故人士的情况下,凡是多思、多考虑些角度和维度,做一个有心计的善良的人,不仅仅能让自己可以更成熟处事,也能在这个生活规则中生活得更好。
毕竟,这个社会规则就在暗示着我们需要做一个有些心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