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沙澧,越长江,经洞庭,达南国,看黄鹤楼高,瞭岳麓山遥,更有湘西桂北,自是群山绵延,终抵八桂乡,采相思红豆,问清风明月,此心向北方。
三千里的风景,奔波往返,已记不清多少次数。因求学的缘故,自中原来桂已近两年。期间相继写了不少关于桂林、宾阳等地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见闻。总觉着也应该给此行目的地南宁记些什么。来邕两年,总觉得什么都见过了,却好似又什么都没见过。酝酿许久,迟迟未能动笔,几经提笔,又几经落下。或许南宁没有桂林那样山水灵秀,又或许南宁没有宾阳武陵那样诗意盎然。但这片祈昭着南国安宁的土地,寄许的不仅是红豆的相思。思来想后,辗转反侧,忽想起郁达夫笔下《古都的秋》那就斗胆借鉴,写写南宁的夏吧。南宁让我铭记的是夏,让我回味的也是夏。和这座城市一样,可能是大多数城市共有的模样,依然是骄阳烈日、蝉噪蛙鸣、狂风骤雨,但其间却总有别样的味道。
南宁的夏是骄阳的夏,是酷暑的夏。烈日炎炎,七月流火基本算是大多城市的常态,但南宁的夏自清明前后,一直要到年末,丝毫不逊色长江沿岸的“火炉"。正午时分,鲜有行人,迫不得已出门行走需撑伞乘荫,可是苦了不少儿郎。热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河南虽地处中原,但总还偏北方,黄淮之滨,气候温和,暖风和煦。自北南来,便渐渐感受到这南来的不同。初到南宁,正值夏末,热浪袭袭,恨不得直钻进空调房内,久唤不出;又或径直钻入水中,畅游一番,求得丝丝凉意。时日渐久,每每深夜,辗转难眠。学校宿舍是没有什么空调的,基建落后,这也是国内多地高校的常态了,但南方尤其是两广高校这样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和理解。只得用近乎麻木的神情,望着天气预报中不断攀升的数字,看着手机中一个接一个高温预警,面对着风扇,不住拭着汗。
南宁的夏是狂风骤雨的夏,是电闪雷鸣的夏。初到不久,便被南宁的雨惊了一番,久而久之,渐渐也摸索出了规律。对于出生并成长在北方的我,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又是那样不可思异。晚间赶去教室上课,临行时太阳渐落,闷热不止,与往常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课至中途,窗外忽狂风大作,雷鸣电闪,霎时间,暴雨倾盆而下,在这番风雨中,任何伞具都是徒劳,需到檐下稍避。十几分钟样子,窗外便已是积水连片。待到课后,雨势减小,有胆大的男生便狂奔而归,一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撑着伞,颤颤巍巍走在雨中。又过不久便雨过天晴,留下凉风习习,就是这样风驰电掣。但不说雨,仅是雷电,便足以让行人胆寒。某天清晨,正是熟睡,忽一声闷雷,惊醒了酣睡之人,室友之间揉着朦胧的睡眼,相互望着问着,闪电正在窗外楼前,细一看手机,正是清晨六七点钟,又是一声过后,渐趋平静,才又得安眠。回想起仍不时胆寒。
南宁的夏是蛙的夏,是虫的夏。前些时日因琐事,需早些起身前往校外。正是清晨六点余钟,起身洗漱出门,沿着校内湖岸,正值周末清晨,大多正在熟睡,校园内一片寂静,又逢暴雨刚过,空气中正散着泥土的清香,相较往日还着实有些清冷。岸边的草丛内传来阵阵蛙鸣,倒是让忆起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树梢之间还有翠鸟,正叽叽咋咋叫个不停。待到夜晚,天色渐沉,蛙鸣未减,校内坡下,已是星光点点,萤火虫相互飞映,已是城市中难以见到的景象了。楼层稍低,有萤火虫不时飞入屋内,刚闭灯火,正要入眠,便寻到了萤火虫的踪迹,稍有顽皮的,起身捕捉,刚伸出手,就寻不得踪迹了。
聊聊小记,也只能写的南国之夏的冰山一角;但对着夏的印象,权且一记,以慰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