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飘扬的衣服,和实际拍出来的终究有些差别。摄影不真实的美化感,或许只是为了接近内在感受与希望的表达。但那是以后天的介入为代价的,焦段、景别、构图、曝光无一不激发着头脑的运作。一旦用手机,一旦进入下意识,那效果和感觉的差异就会变得突兀。
昨日提到了情结,其实美好生活的描绘,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吸纳了媒体书本的观点。奥妙洗衣粉家庭的温馨美好、洁净清新、忠诚负责,这些传统的价值观与现实的背离,让广告传媒成为一种莫大的讽刺。时尚摄影作为收入层级的最高生态位,与商业展开了密不可分的捆绑。挤不进这个门槛的摄影爱好者远离机构与意识形态的贩卖,试图独立表达或引勾,KOL与自媒体的蓬勃解决了无数灵活就业难题,却更加剧撩拨着把情结放大为欲望。一小撮人走上街头、走向自然,用光影色彩线条的形式美去捍卫自我,似乎那样更接近于纯粹的艺术。
而我,为什么拍照?摄影的意义在哪里呢?
半年前写过这样一段话:“或许他就是这一刻对眼前人事物和场景的感觉与理解。从根本上来说,摄影应该是客观的、远离各种炫技或创意,其主观性仅体现于挖掘与表达的须臾之间。就在那一刻,彻底的看见发生了。“
摄影,终究是反映关系,一种自然真实的记录与倒影式呈现。与己、与物、与人。
一位让我想起胭脂扣的小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