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课程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了,通过学习。我也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历程。
在刚开始基础思维导图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中心图,我一直对画画很不擅长。老师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临摹,以后联系熟练了再自由发挥。我真正发现,对图像不擅长只是问题中很小的一块,因为我根本没有产生那种像水龙头一样源源不绝的灵感。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建立非常多的分支。第一条主分支不超过7条,常规则是保持四条,而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感觉,只能构思到一两条,其他内容像是东拼西凑的。内容偏题,没有抓住重点。我一开始画的图,都是黑白调。没有什么色彩和图画,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拿起来。真的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自己想什么。
老师的思维导图,很有趣,中心图是卡通画,分支上有很多小图标。一看就让人记忆深刻。我最记得第一次线上课程张老师指导的,颜色不超过7个,小图标不超过10个,颜色搭配要清晰,黑白色,不算入7个颜色当中。所以,我的黑白画还差的一道彩虹。
我并不是一名老师,我的工作是服务业。学习思维导图的初衷也很纯粹,我觉得事情一多脑子就死机了。经常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我喜欢读书,但方法粗糙,抓不到重点。就是因为思维导图是一项很好用的工具,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取经之路。
在学习了基本的概念后,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开始的体验很糟糕,我知道了方向还未掌握方法。而且一开始的作业对我来说,也是一座大山。
在学校的时候,我是3分靠天赋,5分靠蒙,只有2分是学习。在一开始的学习中,让我们试着使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课文,数学逻辑。我猛地发现,自己的基础没有打好。我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却解释不了过程,或者是表达不出来。一节课的时间和信息量并不多,40分钟简单概括了所有知识要点。最初的时候,一次线下课,我要听两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呢,我就把记录下的关键词整理成提纲,开始绘图,再进行语音分享。综合来说,起初学习的效率是非常有限的。经常思考的脑壳疼,又搞不清楚。反反复复听,再理解,再记录。但是呢,通过用思维导图分析一次,深度分解后,我的逻辑性增强了。
从最开始迟到交作业,到现在争上游。我培养起来了对思维导图的兴趣,与激情。我不敢说自己现在的最好的,但是我更加开朗了,画的多起来了,虽然画的很一般甚至只能说是一次即兴涂鸦。但我确实感觉,思路被打开后人就灵活了起来,积极性就来了。
学习是一段艰苦的路,人生与学习是并行的,我很高兴这几个月的学习,能让我又掌握了一门技巧,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法用于工作,用于生活,用于思考,不就是在时光长廊点了一盏明灯吗。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对思维导图学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