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小学语文课堂:让教学更生动,让成长更高效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 AI 技术如何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活力。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迭代,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且深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到如今借助 AI 实现个性化学习、情境化教学,语文课堂正经历着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创新模式的转变。AI 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精准分析学情,为教师提供教学决策依据;同时,利用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接下来我们将从课堂增趣、增质、增量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看看 AI 的妙用,最后聊聊它如何助力教师自我成长。

一、课堂增趣篇:点燃低年级学习热情

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AI 工具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体验。

案例一:图片的二维想象到视频的三维触碰,个性化的制定,打造沉浸式学习情景。 在古诗词教学中,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利用 DeepSeek 输入指令:“生成一段展现庐山瀑布雄伟壮观景象的视频脚本,融入李白吟诗的场景,风格为古风动画,时长 3 分钟。”DeepSeek 迅速生成详细脚本,包括瀑布的磅礴气势、李白的神态动作等关键画面描述。教师将脚本关键帧描述输入即梦 AI,选择 “文本生视频”,视频模型选用适合古风风格的选项,设定时长,系统在短时间内生成高清古风动画视频。课堂上,学生观看视频,仿若身临其境,对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古诗词的兴趣也被极大激发。(课件出示不同成品突出个性化的制定+制作步骤)

案例二:动漫人物发布任务。学《秋天》一课时,用 DeepSeek 生成光头强的语音指令:“小朋友们,熊大让我来拜托大家:找找课文里描写树叶的词语,记在魔法卡片上,就能帮森林里的小树穿上秋装啦!” 任务发布后,学生们拿着平板在课文里圈画,找到 “黄黄的”“红红的” 等词语时,屏幕上会弹出熊大的点赞动画。这种沉浸式任务让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 60%。结合大热的动漫热点,营造课堂氛围,引出话题,提趣增效。(课件出示一个成品视频,若干个动漫人物+制作步骤)

二、课堂增质篇:让知识理解更深刻

AI 能帮学生突破抽象思维的局限,让语文学习从 “听懂” 变成 “看懂”“悟透”。

案例一:单元习作辅助:在进行 “我的奇思妙想” 单元习作时,学生往往对将自己的创意清晰表达存在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先在脑海中构思发明物,然后用简单线条画出草图。接着,学生将自己对发明物的描述输入 DeepSeek,如 “我发明了一个能飞的房子,房子下面有四个巨大的螺旋桨,颜色是五彩斑斓的,像一个梦幻城堡”,DeepSeek 生成更具细节与文采的描述,并从不同角度生成多幅关于该发明物的图片。学生参考这些图片与描述,完善自己的习作。最后,利用即梦 AI 的图文整合功能,将学生的作文与图片制作成简单绘本。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精美的绘本,成就感十足,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图文+步骤)

案例二:阅读拓展活动:学完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续写故事活动,并将续写内容制作成绘本。学生们借助 DeepSeek 丰富续写情节,如想象小女孩被好心人收养后的生活场景,DeepSeek 提供相关场景描述与画面构图建议。学生根据建议完善故事,再通过即梦 AI 将文字与自己绘制的简单插图组合成绘本。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原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阅读、写作与创意表达能力,同时提升了审美素养。(步骤)

案例三:而作文画面生成能帮中年级学生解决 “写不具体” 的难题。写《我的小动物》时,学生写完 “小狗豆豆摇着尾巴接飞盘”,用 AI 生成对应的画面:棕色小狗腾空跃起,尾巴卷成小问号,飞盘上还沾着它的口水印。学生看到画面后,主动补充:“豆豆的耳朵被风吹得贴在头上,爪子像小钩子一样抓住飞盘。”AI 画面成了写作的 “灵感镜子”,让文字更鲜活。

三、课堂增量篇:因材施教落地生根

AI 的优势在于能精准对接每个学生的需求,让教学从 “大锅饭” 变成 “定制餐”。

案例一:个性化资料提供在五六年级阅读教学中作用显著。学习《穷人》一课时,针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AI 推送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手记片段,以及《复活》中类似 “人性光辉” 主题的章节节选,让他们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AI 生成简化版的人物关系图和关键情节漫画,比如用对话框形式呈现桑娜与渔夫的对话核心,帮助他们理清故事脉络。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时长、笔记标注等数据,自动调整资料难度,像有学生在 “桑娜的内心挣扎” 部分停留过久,AI 就补充了 “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解析卡片,真正做到按需推送。(分层设计)

案例二:问题链设计在高年级议论文单元更显价值。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AI 生成梯度问题:基础题 “文中三个事例都有哪三个共同步骤?”;提升题 “为什么说‘问号’是真理的起点?结合生活举例说明”;拓展题 “如果遇到‘问号’却没有坚持探索,会有什么结果?”。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作答,能力强的学生挑战拓展题时,AI 会实时推送 “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上千次” 的案例作为论据参考;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基础题时,AI 会弹出事例对比表格辅助梳理。这种分层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思维赛道上奔跑。

四、教师自我成长:DeepSeek 助力高效备课

最后聊聊我们老师自己。备课时遇到长课文或复杂文本,DeepSeek 能帮我们快速梳理脉络(课件展示的三种长文本处理结果的截图  尝试归纳好处)

五、正确使用ds

明确的使用 DeepSeek,能让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提示词的设计:提示词设计要包含角色、任务、目标和操作要求。

例如,“我是一名三年级语文老师,请帮我设计一份《火烧云》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情景任务,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有标准,有要求。” 这样的提示词,清晰告知了 DeepSeek 使用者的身份、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操作标准,能让 DeepSeek 更精准地给出符合需求的结果。

2. 求助 DeepSeek 的官方提示库:DeepSeek 有官方提示库,里面有各种经过优化和验证的提示词模板,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如教学设计、习题编写、文本分析等。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设计提示词时,可以到官方提示库中查找相关模板,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能大大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

3.自然语言多次重申、优化、调整:如果对 DeepSeek 给出的结果不太满意,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多次向它重申我们的需求,对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比如,当我们让 DeepSeek 设计一份《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练习题后,觉得难度偏高,就可以说 “请把这些练习题的难度降低一些,增加一些基础题,减少复杂的综合题”,DeepSeek 会根据我们的反馈进行修改,直到符合我们的预期。

DeepSeek、即梦等 AI 工具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生成视频、创作绘本等丰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体验。然而,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有效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 AI 的优势,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