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楼道,悠扬的乐器声就冲斥着自己的耳朵,心情瞬间美好起来。刚走到橄榄树教室门口就能看到张老师和着旋律打着拍子在和孩子们一起练习葫芦丝,这么小的年纪,《神话》就能吹的这么流畅自然,真好。也正是在这诧异的惊喜中开始了倾听张老师的晨诵《晚春》。
首先让学生欣赏主题歌曲,然后利用复习诗开启新诗。师范读,生跟读,并且根据图片让学生说每句诗的意思,倾听过之后张老师纠正说出正确的意思,并且理解一句让学生读一句,并指导他们读出感情。
整体诗意理解过后就开始了核心问题的讨论,根据实况指出
1.什么是斗芳菲,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斗芳菲呢?
2.为什么说它们无才思?老师出示图片解释因为它们飞后,没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
3.那么你喜欢草木还是漫天的杨花?生回答草木,因为它们在自己的季节努力绽放。而老师也利用教室的插花百合让学生再次理解斗芳菲。
4.询问学生你现在是斗芳菲还是无才思?并且举出实例只要你了上课认真听,努力练你就是斗芳菲,如果你懒懒散散那么你就是无才思,因为生命之际要努力绽放。
也正是这一次次扣问,利用男女分读,挑生读,让学生再次感受斗芳菲和无才思。
而魏老师也借着共读的锲机研讨了这首诗。提出诗歌尽量避免一句一句出示因为它会使文本产生分离,不能很快的理解其文本。讲解古诗应该分为3层。
第一层扎扎实实疏通诗意,但只要把其中的动词,名词理清意思即可。
第二层带着问题直接在课件显示,也就是常说的核心问题与学生讨论,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节课也就是与学生讨论什么是斗芳菲?什么是无才思?最后引出才思也就是芳菲。
第三层与孩子生命打通,训练读诗的感情。作者对杨华和榆夹的态度到底是赞美还是讽刺?引出其实每个人的才思是不一样的,只要努力了绽放,就是好的。出示孩子的照片,现在正是春天,你们的生命也正值初春,表扬孩子的美好,而不应该说教。
整个环节下来,感悟到晨诵也好不仅锻炼学生朗读的能力,更是考察学生的思力,进而与学生的生命打通。
共读——《奖励的惩罚》
魏老师说奖励会降低孩子的动机,所以目前我们教育的目的必须要弄清楚怎么样激发孩子的动机?而这个问题操作起来却很难,因为人处在夹缝,有的倾向于自己,有的倾向于社会,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自我管理达到学生管理,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并且还要会原认知原理也就是说对别人的思维方式和动机进行反思,再进行讨论交流。而帮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必须自己要找到教师的乐趣,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但这些并不是说杜绝奖励,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奖励?方式很重要。因为奖励本身是不管过程的,而是针对结果的,最重要的是奖励会让孩子与孩子进行比较,从而会间离她们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因为一个班好的学生只有那几个,我们呢可以换种思维,比如差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其作文中的好句子拿来在班里与学生分享,但不点他的名字,就这样无知的奖励就可能带来他们写作的内在动机。
也正是通过这短短的两节课,让我认识到了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必须要慢慢地想办法让学生内在兴趣调动起来。
共读之后紧接着我们就来到了小石头教室听起了《尊严》这一课,王老师把这节课的落脚点落在训练孩子的朗读能力和拓展延伸上。所以在课堂上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就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是考察了学生的思力。特别是最后3次选择的出示和故事的延伸,不仅让孩子明白了尊严的含义,更是让孩子明白了人的高度不同那么选择就不相同,选择即命运。
而这节课中对于学生思的能力考察和朗读的训练都是在自己课堂上欠缺的。在以后语文课的行走中要在第一课时除了解决生字词和预习题外,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要慢慢的培养起来。而第二课时核心问题的讲解,对于孩子不会的问题不是急于给出答案,也要像王老师那样慢慢引导,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
根据3位老师的微演讲,王校给予了点评。 年轻人就应该跳出舒适区,具备干一行爱一行的品质。
做任何事都要具备教育学的理解,发现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学。
要使自己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但一定要注意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必须能够得到回报。
最后在传说波哥的美妙声音中结束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