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福斯特医生电影课讲解,老师有强调一句话: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要去训练我们捕捉细节的能力(理解到的大致意思)
于是昨天我有事在外面我就开始看走在路上走的行人,开始观察他们,只是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什么~~~但在等公车时注意到一段简短的对话,觉的有点意思我给他取题目叫:智慧的老人
2018年,2月4日
今天外出,在公车汽车站,我正在看车站牌的公车路线。这时有个7、8岁左右的穿着很朴实的小男孩,和一个70岁左右却很精神的看起来非常健康的一位老人也在看,但老人只是问孩子:“你看下哪一路车可以到家?”
小男孩回:“99路”顿了下小男孩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说道:“爷爷,14路也可以到的”
老人只是微笑:“那你去看看有没有14路,有,我们就坐14路”
于是小男孩又真的再去车站牌确定的看了下,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爷爷:“没有”,接着就听到他们说:“99路来了”,于是我目送他们上了公共车。
那从这个老人和孩子不多的对话里,给我的一个直觉是这个老人是个只做引导的人,而且是处处在小事上引导孩子去做。
因为他也看车站牌,他是知道坐哪路车的,但他不说而是让孩来回答。而且从孩子的回答里应该是每次坐公车都让孩子这么去做的,而且就算孩子说错了,他也不否定,也不肯定,还只是让孩子去自己去看明白。
那时我看了一眼老人,从穿着上看不像有钱人,面目表情里隐含了饱经沧桑,但却有种淡定温和的气质,那种气质透出了高贵。
说到这再谈回教孩子,我想起自己曾不知道多少次带孩子坐过公共汽车,看过公共站牌,基本上就是我看完后就告诉孩子,我们要坐多少多少路,然后就是等公共汽车了,有点类似包办一样,然后通过这个细节发现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很多很多的小事我都是这样,都没有像这个老人这么耐心自然地去引导过孩子。
惭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