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某次在周末和朋友聊起一个过去的同学。他和我关系一般,和我朋友关系较好。
聊着聊着,朋友告诉我,他死了。
我愣了两秒钟。
第一次听见同龄人的死讯,心底一阵凉意。
谈不上难过,或许在难过抵达之前,情绪更多地被讶异包围着。以前总听老人家抱怨:这人好端端地,怎么走了。那时候听这句话没什么感觉。现在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边,感触才深。
二十几岁的人,怎么走了?
我问朋友,怎么死的。朋友说,赚钱赚死的。
这句话逐渐在我心里勾勒出了这位同学的模样,才想起来初中那会儿,他好像就挺爱折腾的。
卖盗版碟、兜售考试资料、校园零食批发……这都是他干过的事。想到这里,我难免把他的性格和人生联系在一起,试图总结出某种人生的必然。
上天不止眷顾努力的年轻人,可能还会带走他们。
尤其是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
换着换着,可能就死了。
二
最近,在看电视《每日经济报道》时,无意看到一个惊人的消息:9个月时间里,19名知名企业老总离世,其中12人因病去世,最小的年仅39岁。
听来令人唏嘘不已,赚钱看来再多也未必就是好事!50岁本是公认的黄金年龄,却成了有钱人的人均寿命。
怪不得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坐拥167亿美元,临终遗言却是——成为坟墓中最有钱的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你的钱不一定比他们多,但是你比他们都值钱——可以有人替你开车,替你赚钱,但没人替你生病。
“钱还在,人没了”是多么可悲!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 。
三
尤其如今奋斗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年轻人,我想他们大部分都是勤奋的,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透支健康,但却不能停止,为什么?
我想一是还没到临界点,二是抱有侥幸心理。
现在的人也都清楚,年轻人闯荡一是拼实力,二是拼运气。特别在健康资本这一块儿,有的人运气好,一连好几周睡4个小时,早上八点上班,凌晨两点下班。没猝死,那是极好的,能过就过了。
有的人命不好,偏偏猝死了。这个太难说,毕竟身体是一个何其大的变量。大家都在拿命换钱,谁先死,谁后死,大概只有神知道。
但凡处于事业中后期的人,都会开始特别注重身体的可持续性。
这不,近日,胡润研究院与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联合发布《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指数白皮书》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调查显示2017年富豪最想拥有的是健康,第二是家庭生活,第三是时间,再次是学习机会,接着才是物质财富。据统计,高净值人群平均每年花费2.7万元在运动上,且财富等级越高的高净值人群花费得越多,财富等级在3千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每年在运动上的花费平均为3.8万元。
超过6成的富豪将运动健身作为保持健康的最主要方式,想来也是富豪超高的死亡率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平均每周运动3到4次,共4.5小时,且大多数选择在晚上锻炼,调研显示近一半被访者的运动时间在18点-22点。
从运动方式来看,在“大众运动”中跑步(64%)最受高净值人士青睐,其次是游泳和器械健身,分别占49%、35%。这三项运动也是所有运动类型中排名前三的运动方式。
四
小编昨天发了篇文章,题目是《努力奋斗,就是年轻人的生活》,貌似和今天阐述的观点相左,其实不然。我个人还是比较反感一些鸡汤导师用自己的经历忽悠年轻人,什么每天只睡4个小时,那真的是在害人。但年轻,还是需要一种奋斗的状态的!
记得以前高中放学,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地下网吧打DOTA。通宵一晚上,一点不觉得累。早晨回家洗一把澡,又是真男人,还能接着陪父母去菜场买菜,帮着讨价还价。
就在去年跨年的时候,又和几个哥们儿一起去网吧,想共同回味高中时光。结果到了后半夜,几个人不省人事、欲仙欲死,一个个表情都跟便秘似地。
这个年龄的人,只要通宵一晚上,脸就立马发黄发白。皮肤一晚上积累下来的油腻,刮下来能炒一盘回锅肉。
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我,我已经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不应该过度消耗健康资本。
我应该过渡到下一种活法:保持健康的身体,努力向成功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