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k打电话给我刚刚参加了学校安排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是的,转眼间,你我都成了毕业狗,也就面临着找工作的终身大问题。
小K是个社团部门的大玩家,大学里就没有消停过,基本上天天游离于社团、部门。从大一进去就混了个吉他协会的社长助理,吉他技能没见他增长多少,每天倒也活得轰轰烈烈,又是办晚会,又是折腾于赞助、合作云云。
这么一路折腾下来,社会实践倒也铺满了一整张A4纸,部长、社长,各类活动、赞助。大学也不得不说还算圆满,至少在学弟学妹眼里也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了。是个“优秀”的准毕业生!
但是在学校在风光,终究得毕业,面临冰冷的求职处境。就是一个这么优秀的社团玩咖,却在秋招末尾仍旧没有拿到offer,天天游离于各个招聘会。小K坦言也不是自己多么傲娇,非得世界500强就不进的野心。只要是个不错的大公司,基础岗位也可以接受。
这好像也不是多难得事,对吧?
其实公司招人看的无非就是三点
能否为公司创造价值
港真,所谓个人能力等等都是浮云,公司要人最最起码的标准就是我花了钱你来给我干活,但是你干的活必须得产生效益。讲白了就是公司花在你身上的钱(也就是工资、各种福利等)要大于你为公司创造的经济效益。最直白的假设你是一个ppt设计师,月薪5000,你一个月所设计的ppt以及所服务的单位个人所为公司带来的收入至少要大于5000。所以用人单位在考核一个人,最起码的标准便是,我花钱雇用你,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这个价值又能为我的公司转化为多少的经济效益。哪怕是招纳一个保洁员,保洁员也能够保证公司上下的保洁工作,那么他创造的价值便是带来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令公司员工心情舒畅、身心愉悦所以呢大家干劲十足,那么公司的整体效益就是妥妥的了。
所以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你应该考量的不是我能得到什么,更多的是站在公司站在boss的角度上去思索,我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我会ps,我可以帮忙处理图片编辑工作,我会写文案,我可以帮忙做策划,我会做企划,我可以帮忙公司人事做KPI绩效考核等等。
你是否具有可塑性
何为可塑性?可塑性讲白了就是朽木可雕也!你是否可以作为我公司培养的对象,并且愿意一直为公司服务,一步一步随着公司一同成长,走上管理岗位。现在很多大企业都会招纳管培生或者储备干部等类似的职位。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虚职,大公司想要的就是你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沉淀下去基层,轮岗,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公司的运行机制,然后再提供一部分的成本来帮助你成长。其实这就是一种双向投资,公司对你不弃,你对公司不离。
即将迈出校门的大学生,你要让公司相信的是你的诚意,同时你需要证明的是我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我会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最重要的就是一份忠心,我愿意随公司一同发展,我愿意从底层磨练,一步步往上走。
你是否有工作、实践经验
这是面试官必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公司HR第一关就是问工作、实践经验呢?回到正题,公司花钱找你进来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压榨劳动力赚取效益)。当然公司最想要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就让你上岗,让你能够直接工作去产生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你的工作经验就是最直接的无缝对接,最好你来的第一天交接一下就知道你该干嘛就干嘛去,不应再多费口舌。
是的,我们都正准备毕业哪来的工作经验啊。所以,最理想化的便是趁着四年有机会找实习就不要荒废假期了,说不定还能顺便转正,连工作都不用找了。或者再不济,你在大学里所谓的社团、学生工作的经验都是可以作为实践经验风风火火的写进简历里。但是,切记实事求是,不可张冠李戴,你的所谓社长、部长放在运营岗、销售岗还是有点用的,毕竟都是跟人打交道,但是如果像财务岗、技术岗,最好还是要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技能的实践经验,比如沙盘模拟、独立开发app、编写程序等等。
逐梦的路上永远不会孤单,愿这么优秀的你早日拿到你所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