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说实话,这本书读的很艰难,中间几度想放弃,差不多两个月了,才翻了三分之一,太多的商业、管理术语。对于一个十几年来陪着孩子读童书、读小说的中年妇女来说,实在是赶骡子上架--勉为其难了。
人不能总让自己待在“舒适区“,阅读也是。
这几天又逼着自己拿起来,再一次从头看起。这次居然真的看进去了,而且还颇有收获。
曾有人问:为什么要学数学?学点基础计算能应付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需求就好了,像概率、微积分之类的高等数学,绝大部分人毕业后是用不到的,何必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总觉得这种说法不正确,但却理不出一个合理的可以说服我自己的答案。没想到,居然在《底层逻辑》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解释。
书中讲,学数学可以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能让你站到更高的高度,开拓你的眼界,还可以帮你了解一些正确常识,让你少走弯路,也可以让你在人生的岔路口有更多的选择。
刘润老师介绍了五种源于数学的思维,刚看到前两种,便有”醍醐灌顶“之感,分享一下。
一、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源自概率论。
如果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20%,你只要把这件事重复做14次,你就有95%的概率做成。
正确的事情,要重复做。想到英语启蒙这件事是一件正确的事,而且只要坚持了就能成功帮孩子打开通向英语轻松学的大门。某种意义上讲,启蒙的过程也是在重复正确的事。但很多很多家长,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退却了,也就无启蒙成功可言了。
二、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源自微积分。
我们看到的宏观上的物体位移,在微观上,是从加速度开始累积的----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这是积分。而位移的导数,就是从宏观回到微观,去观察它”瞬间“的速度,这是微分。
还是回到英语学习(包括其他学科的学习),都 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积分的效应。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了三五个月的英语后,发现孩子的进步不明显,甚至看不到进步,就觉得孩子不是学英语的料,或者老师教授的路子不对,于是就换老师,甚至换教材,孩子不能换,但家长心里其实就已经给孩子贴上了一个否定的标签。
在我们看孩子的学习时,如果从微积分的角度分析,用动态的眼光去看问题,明白英语学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分“才会有成果,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陪伴孩子,真正做到”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