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学习压力大,加之多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们平时的周围,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感觉比例在逐渐增大,如何能顺利帮助这个群体的学生和家庭走出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家庭甚至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而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心理弹性不够。读到《教育心理学》P214页时,不禁地想我们教师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是否想着去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有没有一些关注和举措,为此希望通过简单的思考和陈述来唤醒广大的教育人能关注这一视角,为祖国培养更多健康的人。
心理弹性是指处于危险因素中的人能够克服这些危险,并且避免出现诸如学业失败、行为问题以及复杂躯体症状的能力。“能够弯下来没有折断,以及一旦弯下来能重新恢复的能力。”心理弹性是在重大不幸时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是个体对抗困难,从不幸中恢复,并积极幸福地前行的能力,是反应性的、乐观的、独立的、坚定的以及有社会技能的成功适应的过程、能力或结果。心理弹性是学生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没有被击垮而是很好地应对了这些危险处境。心理弹性是个体持续应对压力所需要的人格素质。它通过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得到发展。心理弹性通过四种方式起作用:(1)减少危险的影响,或者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来调节危险因素,使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减低。(2)减少不幸经历后的负面连锁反应。 (3)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4)为学生指出正面的机会,这能帮助他们产生希望和获取成功的资源。不同学生对相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很随和,有一定的技能,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很受欢迎。受欢迎的学生有更多的朋友并且更加自信,适应变化的能力也很强,能形成对应激较强的抵抗力。通过培养他们一些技能,促成他们获得小小的成功,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不利处境中,来自外界的帮助可以为他们指出希望,获得成功应对所需的资源。在不幸经历后,外界的支持可减少负性连锁反应,抵消一些不利因素,并提高学生在以后生活发展中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弥补他们在不利处境中受到的损失。
总之,作为教师而言,如何才能创设出一种促进学生心理弹性发展的课堂,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处理好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对于学校来说,我们要提供更多指导和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加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学校乃至国际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对自己很高的期望都是非常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