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1
伍子胥的爹评价自己的小儿子说:“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蒙垢忍辱,能成大事。”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是这样介绍这位旷世人才的:“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此人大概是两米三的身高,眉毛居然长达二十三厘米,腰围粗得令人联想到参天巨树。可不,这差不多就是泰山压顶的气势了。而且他文武兼备,沉得住气,这样的人陷入怎样的困境大概老天都会帮他一把。
他遭遇的第一次人生变故几乎就是灭顶之灾,其父伍奢为楚国重臣,耿直不阿,为奸人所害,当权者想要拔草除根,利诱两兄弟前来与父团聚,哥哥愿欣然前往,弟弟伍子胥敏锐地觉察到背后的危险,劝说哥哥无果后只好任其上路。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收到父亲和哥哥惨遭屠戮的消息,怒发冲冠之余,他强按住心头的伤痛,对妻子贾氏说:“我要逃亡他国,借兵以报父兄之仇,没办法照顾你了,你说如何是好?”
英雄的妻子果然也非等闲之辈,她睁大眼睛望着丈夫说:“大丈夫含父兄之怨,如割肺腑,何暇为妇人计耶?子可速行,勿以妾为念!”说完进里屋去了。等伍子胥回过神来,他的妻子已上吊身亡。这是复仇路上第一个因他而死的平凡之辈。
接着他踏上了危险重重的逃亡之路,各路关隘渡口都张贴有他的通缉令,且悬赏丰厚,伍子胥兜兜转转来到鄂渚(在今湖北武昌),欲渡江前往吴国,此前吴楚已多次交战,睦邻关系紧张,既然要报仇,借吴国之手应该希望颇大。
但是他望着滔滔江水,发现无舟可渡。正在踌躇之际,忽有一渔翁从下游驾一叶扁舟逆流而上。
2
伍子胥欣喜若狂,顺利登舟到达彼岸后,渔翁说:“昨晚我梦到有星坠落在我的小舟上,想来必有非凡之人问渡,所以我荡浆出来,碰巧遇到了你。看你的容貌,的确非俗类,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你的身份,别隐瞒。”
伍子胥于是将真实姓名相告。渔翁惊讶不已,说:“看你面有饥色,我去取点食物给你吃,你稍等。”于是他将小舟系在绿杨下,入村取食,很久都没有回来。伍子胥有所顾虑,怕渔翁动机不纯,于是隐藏在芦苇深处。
过了一会儿,渔翁带着吃食回来(其中居然有鲍鱼羹。难怪他去了那么久。)发现伍子胥不知所踪,于是喊道:“芦中人,芦中人,我不是想拿你换取利益的人!”于是子胥从芦苇丛中出来。说到:“本来性命由天,但现在我的命是在你手里。我是忧患之身,心中惶惶,所以如此谨慎。”
渔翁当下也不怪罪,马上让他饱餐一顿。饭毕,伍子胥解下随身佩剑,说:“这是先王所赐,从爷爷传到我已经三世了,价值百金,送给你以答恩惠。”渔翁笑着说:“楚王有令,能抓住你,可得粟五万石(一石约为27斤),可获上大夫的爵位,这些我都不贪图,我还会要你的百金之剑?”
伍子胥说:“既然你不接受我的剑,请告知我你的姓名,来日必当厚报。”这下渔翁怒了:“我是因为你含冤受屈,才渡你过江。你以后若是报答我,真非大丈夫所为。”伍子胥无奈,只好拜谢。
刚走了几步,又转身说:“若有追兵来,你可别泄露我的行踪啊!”渔翁一听,仰天叹息:“我待你一片赤诚,你还要怀疑我。到时候如果追兵渡河过来,你肯定也会对我起疑心。那就让我了却性命断了你的疑虑。”说完他解开缆绳,拔掉船舵,倒翻船底,溺于江心。
伍子胥惊叹不已,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得重新上路。
3
行至溧阳,饥饿难耐,恰遇一女子,在河边浣纱,竹篮里有饭菜。伍子胥停步问道:“夫人可以赊我一餐饭么?”女子垂头应道:“我与母亲独居,三十岁了还未嫁,(所以伍子胥会喊她夫人,因为春秋战国时女子的婚嫁年龄一般是15岁左右。)怎么敢向行人卖饭菜呢?”
伍子胥说:“我在穷途,吃饭是为了活命,而你是行善,又干嘛这么避讳呢?”女子抬头看见眼前人状貌魁伟,于是说:“我观察你的面貌,似乎非等闲之辈,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名节而坐视你的穷困呢?”
她拿出竹篮中的饭食,伍子胥节制地吃了点后就停止了。女子又说:“看你的样子,似乎要远行,为何不把自己喂饱呢?”于是伍子胥把盘碗吃得底朝天。
临行前他说:“您的活命之恩已深深印记在我的肺腑,我其实是个亡命之徒,如果别人问起,你可千万要守口如瓶啊!”女子凄然叹到:“啊!我服侍母亲三十未嫁,一直以贞明勉励自己,根本没想到会因为赠送饭食而与男子交言。这是败义堕节的行为,我还怎么做人啊!你走吧。”
伍子胥只好离开,走了几步之后还不放心地回头看看,却不料那女子竟抱了块大石头投水而死。他感伤不已,自己无心又害了一条无辜的性命。他真的无法想象在他眼中的一桩义举对一位无法突破道德陈规的女子来说是多么地毁天灭地。
4
而后他来到吴国都城,为火眼晶晶的被离挖掘,引荐给当时还未攫取王位的公子姬光。为了借助吴国势力报父兄之仇,伍子胥施展权谋助姬光登上王位,是为吴王阖闾。
之后他重整国政,稳定民情,推荐孙武管理军队,最终使吴国实力大增。吴王阖闾也兑现自己的诺言,伐楚报仇。此后伍子胥辅佐两代吴王(阖闾与夫差),最终却被夫差赐死。而在他手中强大起来的吴国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越国所灭。
虽然伍子胥不得善终,但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是颇高的,李白就说他“磊落雄才越千古”,为父兄报仇他忍辱负重的功夫也是惊天地泣鬼神。而且就是在当时,他的贤名也名扬四海,连越国大臣文种为勾践设计灭吴计策时也说,不除贤臣(伍子胥)无以灭吴。几乎可以说,他是吴国走向强盛之路的最大功臣,也是吴国保持雄霸的支柱。
但有句话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细细斟酌这位盖世英雄的所作所为,其实也难免让人唏嘘喟叹。
5
首先,虽然楚平王残暴无道,听信谗言,将伍子胥的父兄杀害,但他的报复手段也太过极端。
吴军大败楚军后,吴王阖闾进入楚王大殿,正在踌躇是否可以享用楚王夫人时,伍子胥说:“你把他的国家都占领了,还在他夫人面前犹豫么?”于是阖闾放开手脚,淫其妾媵殆遍。而伍子胥自己连同受他教唆的孙武伯嚭等,也分居诸大夫之室,淫其妻妾。一时间,楚王都城中,男女无别,几乎都像野兽一样交媾宣淫。
之后,他征得吴王同意后,又焚毁楚王宗庙,发掘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直至肉烂骨折。砍断平王头颅,毁掉他的棺木,连同骸骨弃于荒野。所谓死者为大,你害得人家死无全尸,成孤魂野鬼,而且对神圣的宗庙亦不手下留情,这泄愤泄得未免也太没底线了。连昔日好友申包胥也看不过去了,他说:“虽云报仇,不已甚乎?物极必反,子宜速归。”
其次,伍子胥的识人功夫似乎并不高明。
他将同为楚国逃亡之臣的伯嚭引荐给吴王。被离(发掘伍子胥的伯乐)私下对伍子胥说:“吾观嚭之为人,鹰视虎步,其行贪佞,专功而擅杀,不可亲近。若重用之必为子累。”伍子胥听了不以为然,继续与伯嚭共同辅佐吴王。
之后某次战役中,伯嚭逞匹夫之勇兵败,孙武对伍子胥说:“伯嚭为人,矜功自任,久后必为吴国之患,不如趁此兵败,以军令斩之。”伍子胥还是偏袒伯嚭。
我不禁要问,面对伯嚭,伍子胥的智慧怎么会瞬间化为乌有?一时之间识人不明可以原谅,再说伯嚭的遭遇与伍子胥相似,他难免因同病相怜而判断失误。但在被离和孙武相继发出警报时,伍子胥仍然置若罔闻,那么我简直想要用昏聩来形容他。
再来看看伯嚭后来的手笔:吴国快要一举歼灭越国时,越国谋臣文种暗通伯嚭,许以重利,使得吴王最终采纳伯嚭的意见,保留了越王勾践的人头。而在勾践成为阶下囚的日子里,伯嚭暗中接济,在吴王面前说尽好话。勾践最终归国,伯嚭实在“功不可没”。而没有这放虎归山,就没有文种送美女以弱其志的计谋。(当然这只是众多削弱吴国实力计策中的一计)而西施或许也不会背上美人误国的黑锅。
这样看来,其实伍子胥不但强国有功,而且吴国走上灭亡之路,他也在无意之中推了一把,因为他引狼入室,养虎为患。
再次,伍子胥只知进不知退。
吴王阖闾破楚之后,论功行赏,以孙武为首。孙武不愿居官,而想退隐山林。吴王请伍子胥挽留孙武。孙武私下底对伍子胥说:“子知天道乎?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王恃其强盛,四境无虞,骄乐必生。夫功成不退,将有后患。吾非徒自全,并欲全子。”伍子胥听了不以为然,顺然接受相国之位,流连朝堂。
他的觉悟没有孙武高,也比不上批评他报仇太过的好友申包胥。申包胥后来救楚有功,楚昭王欲委以重任,他拒绝了,说:“我当时为了朋友之义,没有将伍子胥的报仇企图告知楚王,使得楚国被吴所破,这是我的罪过。以带罪之身而领受赏赐,居庙堂之上,我觉得这样太可耻了。”
伍子胥要是听到这番话,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么?虽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他鞭尸毁宗庙的行为连孙武也为之侧目,他就有资格心安理得地高居相位么?
之后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后,日渐骄奢淫逸,受伯嚭左右,伍子胥三番五次进谏都被吴王当成驴肝肺。此时,吴王只是厌恶他但还未起杀心,如果他请求退隐,或许还能安度晚年。直至吴王放勾践归国而他无力阻拦时,他也没能明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道理。最后当伍子胥终于心灰意懒欲离去的时候,却被人诬告有叛国之心,终被吴王赐死。死之前,他嘱咐从人,将他的头颅挂在吴国城门,他要亲眼见证越国冲破大门的时刻。
我不得不说,伍子胥落得这副下场,其实也有点咎由自取吧?他有无数次机会离开吴国,但他都一一错过,等到他幡然悔悟,那自由的扁舟已悄然远去。以愚见,这种对牛弹琴式的“忠谏”实在没有田子方的傲骨来得更有实际意义。田子方曾说:“贫穷之人,两袖清风,遇到礼贤下士,言听计从的明君,就勉强留下来辅佐君王。但如果国君无道,我们就拍拍屁股走人。”
这么写着,忽觉伍子胥那泰山压顶的高大形象也失色不少。虽然不能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此人总归报复性太强,不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识人不明,自以为是;不知急流勇退,非要等到相见如仇寇时才肯退出。
回想起不愿成为他的负担而毅然上吊自绝于世的妻子,好心相助为免除他的顾虑而自沉江底的渔翁,以及坚守贞明三十年,为他“破戒”,最终抱石跳水的浣纱女子,他们的“牺牲”是不是都失去了意义?
当然没有,就像伍子胥以佩剑相赠而渔翁断然拒绝,继而探问姓名以求来日再报时,渔翁说的那样:“我是见你含冤受屈才渡你过江,若日后相报,非大丈夫所为。”他们出手相救是于心不忍,是对自己良心的一种交待。如果因为伍子胥的坑坑洼洼来质疑义举的价值,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战国时代,烽火连天,道德沦丧。弑父窃国,手足相残,不足为奇。兄妹交媾有之,父窃子妻占为己有之,背信弃义,惟利是图有之,破城之后,淫人妻室,毁人宗庙,还大呼自古复仇未有如此快意者有之……
为什么孔子宣扬“克己复礼”,就是因为大家都无法克制自己,任由心中的野兽狂奔,视人伦礼数为无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平凡的小人物如渔翁如浣纱女者,却可以洁身自好,为义所动,甚至仅仅为了让人释疑,或是碍于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连放弃生命亦在所不惜,这跟大人物的建功立业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建功立业者,背后大多有名利欲望驱动,而小人物的肝胆相照,是来源于内心对寻常情义的坚持。
在无人逼迫的前提下,他们自主地选择死亡,虽然没有青史留名,但这些人已如天上的繁星,无名却熠熠生辉,照亮着黑暗的人间,也向所有起初宏伟巍峨,墓志铭历历分明,渐渐倾颓衰败直至淹没在荒草丛中,无从辨认的陵墓投去一丝光辉。
有时候,留名不一定能获永生。默默无闻地自行其道反而能自成圆满,而证得圆满,便是瞬间永恒。
史料根据《东周列国志》